韩愈辞赋论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内容结构 | 第11-12页 |
1.4 韩愈生平 | 第12-13页 |
2 韩愈的辞赋观 | 第13-17页 |
2.1 体式雅正祖骚宗汉 | 第13-15页 |
2.2 言情抒愤继承诗骚 | 第15-16页 |
2.3 温柔敦厚诗教观的隐现 | 第16-17页 |
3 韩愈辞赋的创作历程 | 第17-25页 |
3.1 贞元时期的辞赋创作 | 第18-23页 |
3.1.1 自悯中的自我安慰 | 第18-21页 |
3.1.2 自悼中的无可奈何 | 第21-23页 |
3.2 元和时期的辞赋创作 | 第23-25页 |
3.2.1 自嘲中的婉言讽喻 | 第23-24页 |
3.2.2 自足中的口是心非 | 第24-25页 |
4 韩愈辞赋特色 | 第25-34页 |
4.1 诗文辞赋的融会通达 | 第26-28页 |
4.1.1 诗文贯注,重在以文为赋 | 第26-27页 |
4.1.2 各体兼备,却也样多量乏 | 第27-28页 |
4.2 继往开来的新文赋 | 第28-32页 |
4.2.1 继承与创新的行文结构 | 第29-30页 |
4.2.2 俳谐其中的写作手法 | 第30-31页 |
4.2.3 唐传奇小说写法的借鉴 | 第31-32页 |
4.3 师其意不师其辞的语言风格 | 第32-34页 |
4.3.1 言辞上,音声相和 | 第33页 |
4.3.2 句式上,长短相宜 | 第33页 |
4.3.3 语词上,推陈出新 | 第33-34页 |
5 韩愈辞赋的价值影响及其对辞赋发展的贡献 | 第34-38页 |
5.1 不以功用论辞赋 | 第34-35页 |
5.2 上承下达 | 第35-38页 |
5.2.1 对晚唐五代辞赋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5.2.2 对宋代辞赋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6 结语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2-43页 |
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