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| 第10-12页 |
1.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0页 |
2. 知识产权的种类 | 第10页 |
3. 知识产权管理 | 第10-12页 |
(三) 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与定位 | 第12-14页 |
1. 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2. 知识产权管理的定位 | 第13-14页 |
(四) 研究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一、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| 第15-21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情况 | 第15-17页 |
1. 专利管理部门 | 第16页 |
2. 商标管理部门 | 第16页 |
3. 著作权管理部门 | 第16-17页 |
4. 中国海关 | 第17页 |
5. 其他政府部门 | 第17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情况 | 第17-19页 |
1. 知识产权归属的管理 | 第17-18页 |
2. 技术市场中知识产权的管理 | 第18页 |
3. 生产、贸易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| 第18页 |
4.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管理 | 第18-19页 |
5.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| 第19页 |
6. 知识产权维权投诉 | 第19页 |
(三)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执行情况 | 第19-21页 |
二、我国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得不到统一的战略指导 | 第21页 |
(二)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分割分散,协调不足 | 第21-22页 |
(三) 打击知识产权违法侵权工作的专项经费和工作人员紧缺 | 第22-23页 |
(四)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短缺 | 第23页 |
(五) 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不完善 | 第23页 |
(六) 知识产权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| 第23-24页 |
三、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探析 | 第24-28页 |
(一) 弱化的知识产权认知 | 第24-25页 |
(二)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交叉且分散 | 第25-26页 |
(三)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| 第26-27页 |
(四)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地方保护主义 | 第27页 |
(五) 缺少国际知识产权的跟踪和借鉴 | 第27-28页 |
四、我国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计 | 第28-35页 |
(一)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协调与整合 | 第28-29页 |
1.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地位的提升 | 第28-29页 |
2. 优化配置,整合资源 | 第29页 |
(二) 体系建设的具体构思与设计 | 第29-35页 |
1. 做好体系建设的谋划工作 | 第29页 |
2.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制建设 | 第29-30页 |
3. 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| 第30-31页 |
4. 建立知识产权协调和预警机制 | 第31页 |
5. 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项资金 | 第31页 |
6. 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科 | 第31-32页 |
7. 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| 第32页 |
8. 强化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的综合能力 | 第32-33页 |
9. 知识产权技术联盟机制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五、加强我国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措施 | 第35-38页 |
1. 加强总体谋划和综合协调 | 第35页 |
2.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 | 第35-36页 |
3. 加强宣传力度和提高知识产权认识程度 | 第36页 |
4. 加强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| 第36页 |
5.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| 第36-37页 |
6. 提升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和水平 | 第37页 |
7. 建立执行力监督管理机制 | 第37-38页 |
结束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