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人类、资源、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

绿色生活方式探析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.导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思路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的难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难点第16-17页
2.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7-2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生活方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态文明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绿色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绿色消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可持续性消费第19-20页
    2.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第21-23页
3.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活方式变革第23-27页
    3.1 二战后西方社会发展观的演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可持续发展理念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活方式的演变历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第25-27页
4.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渊源及意义第27-33页
    4.1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渊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探索第29-30页
    4.2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意义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利于抑制享乐主义、消费主义,促进绿色消费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生活方式绿色化有利于节约资源、推动环境治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有利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、促进经济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第32-33页
5.当代大学生绿色生活践行的现状第33-43页
    5.1 调查的背景第33页
    5.2 问卷的基本情况第33页
    5.3 问卷的分析及探索第33-43页
6.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探索第43-52页
    6.1 扬弃资本逻辑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44-46页
    6.2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第46-47页
    6.3 加强舆论引导,加强生态教育第47-49页
    6.4 加强企业清洁生产,助推绿色生活方式化第49-50页
    6.5 反对消费主义,倡导绿色消费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8页
附录第58-60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和厚朴酚通过ROS/ERK1/2信号通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
下一篇:低浓度CO2工业尾气矿化固碳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