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针刺即时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符号对照表第12-13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3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7-18页
    1.2 针刺影像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针刺特异性机制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针刺疗效机制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第24页
    1.5 论文框架第24-27页
第二章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第27-3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磁共振成像原理第27-29页
    2.3 功能磁共振的成像原理第29页
    2.4 功能磁共振的任务态—经典BLOCK研究范式第29-31页
    2.5 针刺fMRI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数据预处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广义线性模型分析(GLM)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功能连接分析(FC)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局部一致性分析(ReHo)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独立成分分析(ICA)第35-36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以局部穴位麻醉为对照的针刺得气中枢机制研究第37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-38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受试者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针刺流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局部干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得气评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影像数据扫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数据分析及统计第39-40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得气评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影像学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基于fMRI的针刺即时效应的被试间同步性研究第45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受试者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流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统计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1-53页
第五章 原发性痛经自发性大脑活动异常动态变化研究第53-6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3-54页
    5.2 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受试者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采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据处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统计分析第55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56-60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 即时针刺刺激原发性痛经诱发的异常大脑响应研究第61-69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1-62页
    6.2 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受试者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流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数据处理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统计分析第63页
    6.3 结果第63-64页
    6.4 讨论第64-67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67-69页
第七章 结论第69-71页
    7.1 研究内容回顾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针刺得气的中枢效应研究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即时针刺效应的被试间同步性研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原发性痛经患者异常脑功能研究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即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机制研究第70页
    7.2 未来工作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作者简介第89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数字图像篡改被动取证技术研究
下一篇:集成成像三维显示质量提升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