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及社保机构制度法规 | 第15-21页 |
2.1 内部控制框架及相关制度法规 | 第15-17页 |
2.1.1 COSO内部控制框架 | 第15-16页 |
2.1.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16页 |
2.1.3 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相关法规 | 第16-17页 |
2.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 | 第17-21页 |
2.2.1 控制环境 | 第17页 |
2.2.2 风险评估 | 第17页 |
2.2.3 控制活动 | 第17页 |
2.2.4 信息与沟通 | 第17-18页 |
2.2.5 监督 | 第18-21页 |
第3章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的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| 第21-32页 |
3.1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的基本情况 | 第21页 |
3.2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的组织架构 | 第21-22页 |
3.3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.. | 第22-27页 |
3.3.1 控制环境松懈 | 第22-24页 |
3.3.2 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| 第24-25页 |
3.3.3 风险评估缺失 | 第25页 |
3.3.4 沟通渠道不畅 | 第25-26页 |
3.3.5 稽核监督不到位 | 第26-27页 |
3.4 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内控缺陷的影响后果 | 第27-32页 |
3.4.1 冒领养老金 | 第27-29页 |
3.4.2 挪用养老金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完善B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内部控制的对策 | 第32-40页 |
4.1 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| 第32-33页 |
4.1.1 重视基层经办人员队伍建设 | 第32页 |
4.1.2 强调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| 第32页 |
4.1.3 探索“柜员式”服务方式 | 第32-33页 |
4.2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,加强风险点的控制 | 第33-34页 |
4.2.1 编制经办业务内控图,加强风险点的控制 | 第33-34页 |
4.2.2 实施风险评级,进行分级监控管理 | 第34页 |
4.3 抓住重点,优化经办业务运行控制规范 | 第34-36页 |
4.3.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| 第34-35页 |
4.3.2 “刷脸”领取养老金 | 第35页 |
4.3.3 逐步实行银行预存代扣制 | 第35-36页 |
4.4 建立严密的基金财务会计控制系统 | 第36-37页 |
4.4.1 健全财务管理,加强基金收支管理 | 第36页 |
4.4.2 提高统筹层次,加强基金监管 | 第36-37页 |
4.5 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机制 | 第37页 |
4.6 内外结合,健全内部控制监管机制 | 第37-40页 |
4.6.1 加大内部稽核监管力度 | 第37-38页 |
4.6.2 规范外部监督,健全监督机制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