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酚类药物利福平的体内氧化—还原循环的动态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7-10页 |
1.前言 | 第10-13页 |
2.材料和方法 | 第13-20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13-14页 |
2.1.1 实验动物 | 第13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13-1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4-20页 |
2.2.1 标准溶液的配置 | 第14-15页 |
2.2.2 色谱条件 | 第15页 |
2.2.3 质谱条件 | 第15页 |
2.2.4 血浆样品预处理 | 第15-16页 |
2.2.5 方法学验证 | 第16-19页 |
2.2.6 大鼠给药与样品采集 | 第19页 |
2.2.7 数据处理 | 第19-20页 |
3.结果 | 第20-30页 |
3.1 利福平稳定性考察 | 第20-22页 |
3.2 方法学验证结果 | 第22-27页 |
3.2.1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图 | 第22页 |
3.2.2 特异性 | 第22-23页 |
3.2.3 残留效应 | 第23-24页 |
3.2.4 血浆利福平和醌式利福平标准曲线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3.2.5 精确度和准确度试验 | 第25页 |
3.2.6 定量下限 | 第25页 |
3.2.7 介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 | 第25-26页 |
3.2.8 稳定性试验 | 第26-27页 |
3.3 药动学研究结果 | 第27-30页 |
4.讨论 | 第30-33页 |
5.结论 | 第33-34页 |
创新性自我评价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综述 | 第37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