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研究--以Z高校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7页 |
(一)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(三)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四)研究创新 | 第16-17页 |
一、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概念及理论 | 第17-24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17-21页 |
1、网络安全 | 第17-18页 |
2、高校网络安全保障 | 第18-20页 |
3、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| 第20-21页 |
(二)相关理论 | 第21-24页 |
1、政府网络安全理念 | 第21-23页 |
2、网络治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二、Z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现状和问题 | 第24-32页 |
(一)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现状 | 第24-27页 |
1、校园网建设现状 | 第24-25页 |
2、网络攻击现状 | 第25-26页 |
3、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| 第26-27页 |
(二)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1、技术问题 | 第27-29页 |
2、管理问题 | 第29-32页 |
三、Z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7页 |
(一)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本身存在一定难度 | 第32-33页 |
1、网络运维中随时面临各种故障问题 | 第32页 |
2、攻防博弈不断进行,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| 第32-33页 |
3、人为原因导致的网络安全威胁防不胜防 | 第33页 |
(二)高校网络环境的特点增加了网络安全保障的难度 | 第33-34页 |
1、高校网络的流量规模较大 | 第33页 |
2、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比较复杂 | 第33-34页 |
3、高校网络环境较为开放 | 第34页 |
(三)大学生的特点使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| 第34-35页 |
1、易产生网络道德和网络犯罪问题 | 第34-35页 |
2、版权意识缺乏 | 第35页 |
(四)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存在明显不足 | 第35-37页 |
1、思想上重视不够 | 第35-36页 |
2、网络安全教育不够 | 第36-37页 |
四、提升Z高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 | 第37-45页 |
(一)加强高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| 第37-40页 |
1、科学合理进行网络规划 | 第37-38页 |
2、建设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| 第38-39页 |
3、与政府、企业以及其他高校协调合作 | 第39-40页 |
(二)健全高校网络安全保障管理机制 | 第40-42页 |
1、提升网络安全组织管理能力 | 第40-41页 |
2、提升网络安全日常管理能力 | 第41页 |
3、提升网络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| 第41-42页 |
(三)加大高校网络安全保障教育力度 | 第42-45页 |
1、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和网络安全知识宣传 | 第42-43页 |
2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