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

延安时期的《中国妇女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11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10页
    (四)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0-11页
一、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的背景第11-15页
    (一)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迅速发展第11页
    (二) 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1-12页
    (三) 革命新形势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2-13页
    (四) 提高党员理论素养需要马克思主义众化第13-14页
    (五) 延安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4-15页
二、 延安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第15-20页
    (一) 成立研究机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延安马列学院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成立其他研究机构第16页
    (二) 翻译马列原著,撰写文章和专著第16-17页
    (三) 发展教育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兴办专业院校,培养妇女干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面向人民群众,发展文化教育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开展学习运动第19-20页
三、 延安时期《中国妇女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第20-32页
    (一) 《中国妇女》概况第20-22页
    (二) 延安时期《中国妇女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第22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宣传中共中央、中央妇委的方针、政策、指示和决定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宣传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,并将其化为妇女解放运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指导妇女干部工作,帮助其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 在满足群众需要,实现群众利益中推进大众化第29-32页
四、 延安时期《中国妇女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第32-35页
    (一) 在宣传中坚持宣传方向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第32页
    (二) 在宣传中坚持宣传内容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第32-33页
    (三) 在宣传中坚持理论宣传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33-35页
结论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1页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柯亨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阳江市检察系统反腐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