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1章 文献研究 | 第14-28页 |
1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理论研究 | 第14-15页 |
2 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的理论研究 | 第15-16页 |
3 退变性腰椎侧凸非手术治疗的理论研究 | 第16-20页 |
4 脊柱和骨盆的理论研究 | 第20-28页 |
第2章 临床研究 | 第28-45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28-29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9-45页 |
第3章 讨论 | 第45-50页 |
1 腰臀部肌群劳损是退行性变腰椎侧凸发生的重要因素 | 第45-46页 |
2 筋骨并重、整体兼顾治疗退行性变腰椎侧凸 | 第46页 |
3 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变腰椎侧凸的机理 | 第46-47页 |
4 骨盆牵引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机理 | 第47-48页 |
5 斜板法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机理 | 第48页 |
6 按压、弹拨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机理 | 第48-50页 |
7 手法配合牵引对退行性腰椎侧凸起到矫形作用的可能机理 | 第50页 |
第4章 结语 | 第50-52页 |
1 结论 | 第50-51页 |
2 存在问题 | 第51页 |
3 特色和创新之处 | 第51-52页 |
4 展望 | 第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7页 |
综述 牵引、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研究进展 | 第67-74页 |
1 牵引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作用 | 第68页 |
2 推拿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作用 | 第68-71页 |
3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作用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在校期间获奖、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