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手性分析方法 | 第12-16页 |
1.2.1 手性试剂衍生化法 | 第12页 |
1.2.2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 手性固定相法 | 第13-16页 |
1.3 手性整体柱 | 第16-19页 |
1.3.1 有机聚合物手性整体柱 | 第17-18页 |
1.3.2 硅胶基质手性整体柱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2 奎宁手性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 | 第21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1-28页 |
2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21-24页 |
2.2.2 毛细管预处理及烯基化 | 第24页 |
2.2.3 奎宁衍生物手性单体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4-25页 |
2.2.4 Poly(MBQN-co-HEMA-co-EDMA)手性整体柱的制备 | 第25页 |
2.2.5 柱外整体材料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2.6 微流液相色谱的搭建 | 第26-27页 |
2.2.7 液相色谱条件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28-36页 |
2.3.1 手性整体柱poly(MBQN-co-HEMA-co-EDMA)的表征 | 第28-29页 |
2.3.2 流动相pH对拆分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2.3.3 流动相盐浓度对拆分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.4 流动相中甲醇及水溶液的比例对拆分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3.5 氨基酸衍生物在poly(MBQN-co-HEMA-co-EDMA)整体柱上的分离 | 第33-36页 |
2.3.6 Poly(MBQN-co-HEMA-co-EDMA)整体柱的重现性 | 第36页 |
2.4 小结 | 第36-37页 |
3 辛可宁手性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 | 第37-52页 |
3.1 六种3,5-二硝基苯基氨基酸衍生物在辛可宁手性整体柱上的分离 | 第37-46页 |
3.1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1.2 实验部分 | 第37-41页 |
3.1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41-45页 |
3.1.4 小结 | 第45-46页 |
3.2 苯甲酰类及丹磺酰类氨基酸衍生物在辛可宁手性整体柱上的分离 | 第46-52页 |
3.2.1 引言 | 第46页 |
3.2.2 实验部分 | 第46-47页 |
3.2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47-51页 |
3.2.4 小结 | 第51-52页 |
4 辛可尼丁手性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 | 第52-66页 |
4.1 六种3,5-二硝基苯基氨基酸衍生物在辛可尼丁手性整体柱上的分离 | 第52-60页 |
4.1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1.2 实验部分 | 第52-54页 |
4.1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4-59页 |
4.1.4 小结 | 第59-60页 |
4.2 苯甲酰类及丹磺酰类氨基酸衍生物在辛可尼丁手性整体柱上的分离 | 第60-66页 |
4.2.1 引言 | 第60页 |
4.2.2 实验部分 | 第60-61页 |
4.2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61-64页 |
4.2.4 小结 | 第64-66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