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龙卷风特性统计分析及灾后建构筑物调查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1.2.1 龙卷风的现有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1页 |
1.2.2 龙卷风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3 龙卷风实测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.4 龙卷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2.5 龙卷风实验室模拟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6 龙卷风灾后调查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2.7 龙卷风概率统计研究进展 | 第19页 |
1.3 存在问题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2页 |
2 中国龙卷风特性分析 | 第22-42页 |
2.1 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1 数据来源 | 第22-23页 |
2.1.2 强度判定方法及误差说明 | 第23-24页 |
2.2 数据分析与结果 | 第24-38页 |
2.2.1 空间分布特性 | 第24-26页 |
2.2.2 时间分布特性 | 第26-31页 |
2.2.3 灾情损失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2.4 灾害路径特性 | 第34-38页 |
2.3 中国龙卷风数据库框架探讨 | 第38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3 中国2015-2016年四起风灾调查 | 第42-64页 |
3.1 台风彩虹 | 第42-48页 |
3.1.1 背景信息 | 第42-44页 |
3.1.2 体育馆及厂房受损调查 | 第44-48页 |
3.2 佛山龙卷风 | 第48-50页 |
3.2.1 背景信息 | 第48-49页 |
3.2.2 工业厂房受损调查 | 第49-50页 |
3.3 广州龙卷风 | 第50-55页 |
3.3.1 背景信息 | 第50-51页 |
3.3.2 工业园区受损调查 | 第51-53页 |
3.3.3 住宅区受损调查 | 第53-55页 |
3.4 盐城龙卷风 | 第55-61页 |
3.4.1 背景信息 | 第55-56页 |
3.4.2 民用建筑受损调查 | 第56-58页 |
3.4.3 工业建筑受损调查 | 第58-60页 |
3.4.4 其他类型受损物 | 第60-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4页 |
4 等效风速估算 | 第64-70页 |
4.1 灾害指示物风速估算 | 第64-67页 |
4.1.1 电线杆 | 第64-65页 |
4.1.2 广告牌 | 第65-66页 |
4.1.3 低矮房屋 | 第66-67页 |
4.2 估算风速与判级标准估计风速对比 | 第6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7-7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5.1 本文结论 | 第70-71页 |
5.2 未来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6-8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