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大跨度斜拉—连续协作体系桥的静动力特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9页
    1.1 协作体系概述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国外发展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发展第8-9页
    1.2 斜拉桥的发展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发展第10-13页
    1.3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的发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发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发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分类第17页
    1.4 本文工作第17-19页
第二章 桥梁结构分析理论第19-30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基本原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限元法特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步骤第19-21页
    2.2 自振特性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2.3 动力分析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反应谱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反应谱的基本概念及优缺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反应谱的基本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反应谱理论地震力计算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时程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时程分析基本概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时程分析计算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选取第28-2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静力分析第30-44页
    3.1 背景工程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布索形式对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静力性能的影响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两种布索形式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两种布索形式的内力效应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两种布索形式的挠度效应第35-36页
    3.3 三种不同结构体系静力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种不同结构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桥梁活载效应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结构体系的内力效应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不同结构体系的挠度效应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四章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动力分析第44-58页
    4.1 不同结构体系自振特性计算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4.2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反应谱计算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地震动的输入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反应谱分析组合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反应谱计算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3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时程计算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时程分析概述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震的输入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时程计算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斜拉-连续协作体系桥反应谱与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对比第53-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总结第58-60页
    5.1 主要工作回顾第58-59页
    5.2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冲击回波法对灌浆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隧道管棚承载特性的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