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动物遗存鉴定及分析
| 摘要 | 第9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| 第一节 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| 二、实际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| 一、发展简史 | 第16-19页 |
| 二、种属概况 | 第19-22页 |
| 第三节 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途径与主要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一、解决的问题 | 第22页 |
| 二、研究途径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23页 |
| 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动物遗存概况 | 第25-59页 |
| 第一节 更新世晚期 | 第25-34页 |
| 第二节 全新世 | 第34-58页 |
| 一、第4层至第1层 | 第34-42页 |
| 二、扰层 | 第42-58页 |
| 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| 第59-92页 |
| 第一节 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| 第59-62页 |
| 一、大中型鹿末端趾骨蹄底长度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| 第59-61页 |
| 二、遗址无象的可信度 | 第61-62页 |
| 第二节 古环境复原 | 第62-63页 |
| 第三节 人类行为 | 第63-71页 |
| 第四节 生业经济 | 第71-84页 |
| 一、动物群构成 | 第71-81页 |
| 二、肉食结构 | 第81-84页 |
| 第五节 遗址对比 | 第84-90页 |
| 一、白莲洞遗址 | 第85-87页 |
| 二、李家沟遗址 | 第87-89页 |
| 三、小结 | 第89-90页 |
| 第六节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| 第四章 总结 | 第92-95页 |
| 图版 | 第95-12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2-126页 |
| 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27-128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