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焊接、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--焊接材料论文--电弧焊材料论文--焊条论文

MC5冷轧工作辊局部堆焊修复焊条研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冷轧工作辊工作条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HC 型轧机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冷轧工作辊受力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冷轧工作辊的失效形式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剥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粘辊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划伤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磨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失效分析第19页
    1.4 冷轧工作辊堆焊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1.5 中高碳钢堆焊焊条的研究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1.6 稀土在堆焊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1.7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 MC5 冷轧工作辊堆焊修复用焊条的设计第27-39页
    2.1 堆焊组织的设计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堆焊组织的强化机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堆焊组织的韧化机制第29-31页
    2.2 合金元素的选定与初步定量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合金元素选定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焊条配方的初步配比第34-36页
    2.3 焊芯的确定第36页
    2.4 焊条渣系的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三章 试验材料的制备及试验方法第39-48页
    3.1 MC5 冷轧工作辊堆焊焊条的制备第39-42页
    3.2 研究技术路线第42-43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焊接试验设备及工艺参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硬度试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粘着磨损试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磨粒磨损试验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抗裂性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冲击试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金相组织观察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SEM 扫描电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熔敷金属物相测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回火试验第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第48-66页
    4.1 正交试验结果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硬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耐磨性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抗裂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4.2 堆焊金属的组织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堆焊金属金相组织观察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X 射线衍射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4.3 基于正交试验的优化焊条试制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优化焊条的成分及性能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E13 堆焊金属的组织与裂纹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稀土氧化物(Y_2O_3)对堆焊金属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第66-84页
    5.1 Y_2O_3对堆焊金属硬度及冲击功的影响第66-70页
    5.2 Y_2O_3对堆焊金属耐磨性能的影响第70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Y_2O_3对堆焊金属粘着磨损性能的影响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Y_2O_3对堆焊金属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磨损机制的探讨第76-78页
    5.3 Y_2O_3对堆焊金属抗裂性能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5.4 Y_2O_3对堆焊金属组织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5.5 合金元素过渡系数的计算第80-81页
    5.6 焊条的检验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试验结果第81-82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2-84页
第六章 回火工艺对堆焊金属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第84-94页
    6.1 回火温度对堆焊金属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试验方法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堆焊金属硬度的变化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堆焊金属回火组织的观察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回火过程中组织变化分析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回火过程中 MC 的长大第88-90页
    6.2 两种热处理工艺路线的比较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两种热处理工艺路线的设定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热处理工艺路线对硬度的影响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热处理工艺路线对组织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热处理工艺路线对冲击韧性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七章 结论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2页
致谢第102-10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角形分形微沟槽加工刀具设计及其性能分析
下一篇:齿轮加工自动生产线工艺参数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