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能源论文

基于混合动力的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20-4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1.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概述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分布式联供系统的发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分布式联供系统的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1.3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设计研究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结构集成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1.4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运行调控研究第31-34页
    1.5 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评价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第37-40页
第二章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供需匹配设计方法第40-52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40页
    2.2 供需匹配设计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理化设计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供需匹配设计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2.3 能量匹配图分析及供需匹配数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能量匹配图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供需匹配系数第46-49页
    2.4 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能量品位的基本概念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第5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三章 分布式联供系统结构总成研究第52-90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52页
    3.2 分布式供能系统部件模型第52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压气机模型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透平模型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燃烧室及烟气模型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回热器模型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蒸发器/冷凝器模型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功率调节装置模型第68-69页
    3.3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循环单元模型第69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型燃气轮机循环系统单元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单元第73-8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四章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研究第90-112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90页
    4.2 典型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第90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计工况下联供系统特性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变工况下联供系统的特性第94-98页
    4.3 MGT-ORC-ARC冷热电联供系统第9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多层联供系统设计工况下运行特性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层联供系统变工况下运行特性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质对多层联供系统的影响第106-11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10-112页
第五章 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调控与综合评价第112-152页
    5.1 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调控措施第112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补燃调控方式第112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ORC调控方式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联供系统运行调节方式第127-137页
    5.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第137-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供需匹配系数评价指标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节能性评价指标第138-1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经济性评价指标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环保性评价指标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综合评价方法第147-15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51-152页
第六章 案例分析第152-180页
    6.1 建筑及能耗模型第152-1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气象数据第1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建筑模型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建筑逐时负荷模拟结果第154-157页
    6.2 基于混合调控的分布式联供系统配置第157-1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混合系统的结构图第157-1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混合系统的计算模型第159-1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参比系统第164-165页
    6.3 NSGA-Ⅱ优化结果对比第165-1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优化前系统特性对比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优化结果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优化后系统特性对比第168-170页
    6.4 混合联供系统参数分析第170-17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典型日节能性分析第170-17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典型日逐时能量供应分析第172-1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天然气价格对联供系统的影响第176-17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MCR的性能系数对联供系统的影响第17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MGT起始工作点对联供系统的影响第177-1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6 ORC额定功率对联供系统的影响第178-17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79-180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80-184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成果第180-182页
    7.2 主要创新点第182页
    7.3 未来研究展望第182-184页
参考文献第184-19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97-199页
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第199-200页
致谢第200-201页
作者简历第201页

论文共2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的岩体力学参数预报研究
下一篇: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水电机组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