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流场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内消能工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2 流场特性的研究现况 | 第17-19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案 | 第21-35页 |
2.1 试验装置 | 第21-28页 |
2.1.1 试验整体装置 | 第21-22页 |
2.1.2 压力测量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1.3 流速测量设备 | 第23-25页 |
2.1.4 流速设备参数设置 | 第25-27页 |
2.1.5 流量测量设备 | 第27-28页 |
2.2 试验方案 | 第28-32页 |
2.2.1 试验方案 | 第28-30页 |
2.2.2 试验流量方案 | 第30页 |
2.2.3 压力测点布置方案 | 第30页 |
2.2.4 流速测点布置方案 | 第30-32页 |
2.3 试验操作安排及注意事项 | 第32-35页 |
2.3.1 试验操作安排 | 第32页 |
2.3.2 试验操作注意事项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时均流场特性分析 | 第35-69页 |
3.1 流场特性的定性描述 | 第35页 |
3.2 时均流场特性分析 | 第35-45页 |
3.2.1 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 | 第35-37页 |
3.2.2 轴向时均流速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2.3 径向时均流速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3 流量对时均流场特性的影响 | 第45-57页 |
3.3.1 不同流量对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45-52页 |
3.3.2 不同流量对典型断面的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52-57页 |
3.4 方案对时均流场特性的影响 | 第57-68页 |
3.4.1 不同方案对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57-63页 |
3.4.2 不同方案对典型断面的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63-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齿墩式内消能工的脉动特性分析 | 第69-93页 |
4.1 脉动强度分析 | 第69-73页 |
4.1.1 轴向脉动强度 | 第69-71页 |
4.1.2 径向脉动强度 | 第71-73页 |
4.2 流量对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73-83页 |
4.2.1 不同流量对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73-80页 |
4.2.2 不同流量对典型断面的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80-83页 |
4.3 方案对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83-92页 |
4.3.1 不同方案对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83-89页 |
4.3.2 不同方案对典型断面的脉动强度的影响 | 第89-9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五章 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| 第93-107页 |
5.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93-95页 |
5.2 数值模拟模型的验证 | 第95页 |
5.3 时均流场特性 | 第95-104页 |
5.3.1 不同流量对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95-98页 |
5.3.2 不同流量对典型断面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5.3.3 不同方案对时均流场的影响 | 第100-102页 |
5.3.4 不同方案对典型断面的影响 | 第102-104页 |
5.4 紊动能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5.4.1 不同流量对紊动能的影响 | 第104-105页 |
5.4.2 不同方案对紊动能的影响 | 第105-10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7-109页 |
6.1 总结 | 第107-108页 |
6.2 展望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 | 第114页 |
1.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14页 |
2.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