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战国谈辩与《墨子》成书 | 第11-15页 |
一、《墨子》的语言与战国谈辩 | 第11-14页 |
二、《墨子》成书考辨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《墨子》的“言有象”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“言有象”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寓言 | 第18-22页 |
一、论证形象、清晰化 | 第19-21页 |
二、形制简单、粗糙化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譬喻和引用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《墨子》的“事有比” | 第25-35页 |
第一节“事有比”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复叠和对偶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排比和对照 | 第28-30页 |
第四节 层递和错综 | 第30-33页 |
第五节 列举分承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“以名举实”的论辩艺术特点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情境与论辩特点 | 第36-39页 |
一、名实相怨的社会风气 | 第36-37页 |
二、谈说论辩的交际目的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表达者与论辩特点 | 第39-46页 |
一、墨翟名实观与质木无文 | 第39-41页 |
二、后期墨家以名举实的名学思想与质木无文 | 第41-46页 |
第五章“以说出故”的论辩艺术特点与《墨子》的语言逻辑特点 | 第46-56页 |
第一节 语言逻辑基本理论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《墨子》语言逻辑特点 | 第47-51页 |
一、墨家辩学基本范畴类、故、理 | 第48-51页 |
二、墨家辩学的原则:言必立仪 | 第51页 |
第三节 以说出故论辩特点 | 第51-56页 |
一、以说出故 | 第52-54页 |
二、以说出故的论辩原则:以类取,以类予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墨子的语言观与墨子的语言风格 | 第56-61页 |
第一节 墨子的语言观 | 第56-59页 |
一、取实予名的名实观 | 第56-58页 |
二、功利主义语言观念 | 第58-59页 |
第二节《墨子》质木无文的语言风格 | 第59-61页 |
一、注重逻辑,语言明析 | 第59-60页 |
二、为国为民,朴实少华 | 第60页 |
三、强调谈辩,先质后文 | 第60-61页 |
小结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7页 |
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| 第67-7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