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J银行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主要研究路径第9-11页
第二章 电子银行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1-24页
    一、电子银行相关理论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什么是电子银行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电子银行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电子银行的风险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我国电子银行面临的外部欺诈风险情况第16-18页
    二、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风险管理的定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管理的意义第21页
    三、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环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约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第23-24页
第三章 J银行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控现状分析第24-35页
    一、J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初始阶段(1999-2003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快速发展阶段(2004-2008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新的发展阶段(2009至今)第24-25页
    二、J银行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控体系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反欺诈管理系统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内部管理第29-30页
    三、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指导概念需要更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电子银行反欺诈管理流程需要优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平台功能有待优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需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内部管理存在不足第33-35页
第四章 国内外同行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控经验第35-39页
    一、花旗银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针对交易行为的信用监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互联网欺诈保护第35-36页
    二、工商银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强大的风险监控系统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更完善的钓鱼网站防范制度第36-37页
    三、澳门银行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全面的安全控制系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跨境活动管理第37-39页
第五章 J银行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控体系优化第39-47页
    一、更新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流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更新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第39页
    二、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优化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建立欺诈案件信息库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立外部资源共享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三、风险监控和控制流程优化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电子银行风险监控平台功能优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名单管理机制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提高反钓鱼监测水平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建立效果评估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四、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完善欺诈案件后续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加强客户安全教育第45-46页
    五、加强内部管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立内控制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加强系统安全性第46-47页
第六章 结语第47-50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展望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BY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设计研究
下一篇: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