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余华小说对卡夫卡小说的艺术借鉴与创新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一、研究概述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三、研究可行性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余华与卡夫卡小说创作背景的异同比较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外部环境下余华与卡夫卡小说的异同比较 | 第11-16页 |
一、“末日”情绪对作家的影响 | 第11-13页 |
二、生活背景对作家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三、人性现实对作家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内心领域下余华与卡夫卡小说的异同比较 | 第16-21页 |
一、孤独情结对作家写作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二、情感经验对作家写作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叙事特点上余华对卡夫卡的借鉴与创新 | 第21-34页 |
第一节 叙事手段的继承和发展 | 第21-26页 |
一、“重复”的继承和发展 | 第21-24页 |
二、外部表现的继承和发展 | 第24-25页 |
三、内心描摹的继承和发展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叙事视角下主题的遵守和转变 | 第26-34页 |
一、俯瞰视角下生存和死亡的观照 | 第27-30页 |
二、旁观视角下欲望和宿命的注视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从人物类型中探究作家作品的认同与超越 | 第34-43页 |
第一节 典型人物的刻画与抽离 | 第34-38页 |
一、父亲在文本中出现的意义 | 第35-37页 |
二、青年在文本中出现的意义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“异化”:作家塑造人物的技巧 | 第38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