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可见光通信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 | 第15-17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7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| 第19-31页 |
2.1 可见光通信系统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1.1 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1.2 可见光通信系统构成 | 第20-21页 |
2.2 可见光通信系统发送端 | 第21-25页 |
2.2.1 LED发光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2.2 白光LED特性 | 第22-24页 |
2.2.3 发送端度量参数 | 第24-25页 |
2.3 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端 | 第25-29页 |
2.3.1 可见光探测器特性及分类 | 第25-26页 |
2.3.2 接收端度量参数 | 第26-27页 |
2.3.3 手机摄像头作为接收端可行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4 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已有成果分析 | 第28页 |
2.3.5 智能手机概述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摄像头可见光接收方案 | 第31-49页 |
3.1 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| 第31-32页 |
3.2 手机摄像头成像原理 | 第32-37页 |
3.2.1 手机摄像头基本参数 | 第32页 |
3.2.2 手机摄像头组成结构 | 第32-34页 |
3.2.3 摄像头成像原理 | 第34-37页 |
3.3 手机获取的数据类型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 数字图像处理方案 | 第38-47页 |
3.4.1 灰度矫正 | 第38-39页 |
3.4.2 有效行的选取 | 第39-41页 |
3.4.3 直方图均衡 | 第41-43页 |
3.4.4 图像高通滤波 | 第43-45页 |
3.4.5 判决 | 第45-4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系统实现及应用场景分析 | 第49-61页 |
4.1 系统实现 | 第49-53页 |
4.1.1 发送端实现 | 第49-51页 |
4.1.2 接收端实现 | 第51-53页 |
4.2 系统测试 | 第53-58页 |
4.2.1 传输距离影响测试 | 第53-54页 |
4.2.2 信号发送速率影响测试 | 第54-56页 |
4.2.3 环境光照影响测试 | 第56-57页 |
4.2.4 系统性能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3 应用场景分析与手机应用实现 | 第58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1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缩略词对照表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