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Summary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3.1 芳香植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2 植物群落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3 植物造景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相关概念 | 第15-17页 |
1.4.1 芳香植物 | 第15-16页 |
1.4.2 植物群落 | 第16页 |
1.4.3 植物造景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6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芳香植物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7页 |
2.1 芳香植物种类 | 第19页 |
2.2 芳香植物分类 | 第19-21页 |
2.3 芳香植物的属性 | 第21-24页 |
2.4 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| 第24-26页 |
2.4.1 园林植物造景、优化景观效果 | 第24页 |
2.4.2 多种感官景观、增加身心体验 | 第24-25页 |
2.4.3 净化城市空气、改善生态环境 | 第25页 |
2.4.4 驱赶虫杀灭菌、调节身心情绪 | 第25页 |
2.4.5 医疗康复保健、改善身心健康 | 第25-26页 |
2.5 芳香植物的造景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5.1 功能性原则 | 第26页 |
2.5.2 生态性原则 | 第26页 |
2.5.3 艺术性原则 | 第26页 |
2.5.4 保健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5.5 文化性原则 | 第27页 |
2.5.6 经济性原则 | 第27页 |
3 安康市城市绿地芳香植物物种资源调查 | 第27-59页 |
3.1 调查区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1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1.2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8页 |
3.2 调查范围、内容和方法 | 第28-32页 |
3.2.1 调查范围 | 第28-29页 |
3.2.2 调查内容 | 第29-30页 |
3.2.3 调查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3 城市绿地芳香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| 第32-44页 |
3.3.1 芳香植物科属种分类 | 第32-34页 |
3.3.2 芳香植物生活型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.3 芳香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4 芳香植物季相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3.5 芳香植物适应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城市绿地芳香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| 第44-59页 |
3.4.1 芳香植物的群落结构 | 第45页 |
3.4.2 芳香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组成种类 | 第45-55页 |
3.4.3 芳香植物群落丰富度、多样性、均匀度分析 | 第55-59页 |
4 安康市城市绿地芳香植物物种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| 第59-71页 |
4.1 芳香植物的配置方式与应用 | 第59-66页 |
4.1.1 公园绿地 | 第59-60页 |
4.1.2 居住区绿地 | 第60-62页 |
4.1.3 单位附属绿地 | 第62-63页 |
4.1.4 广场绿地 | 第63-64页 |
4.1.5 道路绿地 | 第64-66页 |
4.2 芳香植物与城市绿地景观要素配置分析 | 第66-71页 |
4.2.1 芳香植物与道路的配置 | 第67-68页 |
4.2.2 芳香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| 第68-69页 |
4.2.3 芳香植物与水体的配置 | 第69-70页 |
4.2.4 芳香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| 第70-71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71-81页 |
5.1 结论 | 第71-72页 |
5.2 讨论 | 第72-81页 |
5.2.1 适合安康市城市绿地应用的芳香植物 | 第72-73页 |
5.2.2 不同绿地类型芳香树种构成差异性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2.3 以芳香植物为主题的城市绿地应用形式 | 第74-77页 |
5.2.3.1 芳香植物专类园 | 第74页 |
5.2.3.2 夜花园 | 第74页 |
5.2.3.3 盲人园 | 第74-75页 |
5.2.3.4 植物保健绿地 | 第75页 |
5.2.3.5 芳香大道 | 第75-76页 |
5.2.3.6 芳香庭院 | 第76页 |
5.2.3.7 芳香植物观光园 | 第76-77页 |
5.2.4 安康市园林芳香植物应用的特色 | 第77页 |
5.2.4.1 香樟、桂花植物应用较多、基调唯美 | 第77页 |
5.2.4.2 开花植物种类丰富、四季景观优美 | 第77页 |
5.2.4.3 配置方式较丰富、垂直结构合理 | 第77页 |
5.2.5 安康市城市绿地芳香植物应用的初步建议 | 第77-81页 |
5.2.5.1 增加芳香植物种类,丰富城市景观 | 第78页 |
5.2.5.2 加大藤本及草本植物应用,构建多层次植物群落 | 第78页 |
5.2.5.3 改良造景方式,增加芳香植物新品种 | 第78-79页 |
5.2.5.4 改善城市绿地生态体制 | 第79页 |
5.2.5.5 应与其它科的植物科学、合理的配置 | 第79-80页 |
5.2.5.6 加强嗅觉感官造景地位 | 第80页 |
5.2.5.7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,保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7-8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