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及理论研究 | 第12-20页 |
1. 现代医学对肺癌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1 肺癌的流行病学 | 第12页 |
1.2 晚期NSCLC治疗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 中医学对肺癌的研究和现状 | 第14-16页 |
2.1 肺癌的病名 | 第14-15页 |
2.2 肺癌的病因病机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肺癌的辨证论治 | 第16页 |
3. 肿瘤癌毒病机理论及消癌解毒方 | 第16-20页 |
3.1 肿瘤癌毒病机理论 | 第16-17页 |
3.2 消癌解毒方 | 第17-20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0-30页 |
1. 资料和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1 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3 病例来源 | 第20页 |
1.4 研究对象 | 第20-22页 |
1.5 治疗方案 | 第22页 |
1.6 观察指标和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7 统计学方法 | 第24页 |
2. 研究结果 | 第24-30页 |
2.1 患者基本资料 | 第24-25页 |
2.2 临床资料比较 | 第25-30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30-35页 |
1. 结果分析 | 第30-31页 |
1.1 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| 第30页 |
1.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| 第30页 |
1.3 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| 第30-31页 |
1.4 近期客观疗效比较 | 第31页 |
1.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| 第31页 |
2. 方药解析 | 第31-32页 |
2.1 立方依据及方义 | 第31页 |
2.2 现代药理学研究 | 第31-32页 |
3. 导师经验与跟师体会 | 第32-33页 |
3.1 结合体质,审证求机 | 第32页 |
3.2 遣方用药 | 第32-33页 |
4. 不足与展望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8页 |
附录1: 肺癌国际肿瘤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( TNM)的分期(2017年第8版)标准 | 第40-42页 |
附录2: RECIST 1.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| 第42-43页 |
附录3: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| 第43-45页 |
附录4: Karnofsky(卡氏,KPS,百分法)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| 第45-46页 |
附录5: 晚期肺癌临床观察表 | 第46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