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1.2.1 气候传播的国外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2 气候传播的国内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9页 |
1.3.2 内容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1.3.3 话语分析法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的议题呈现 | 第21-32页 |
2.1 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1-23页 |
2.1.1 样本选取 | 第21-22页 |
2.1.2 类目建构 | 第22-23页 |
2.2 研究结果呈现 | 第23-32页 |
2.2.1 数量呈现 | 第23-25页 |
2.2.2 主题呈现 | 第25-26页 |
2.2.3 消息来源呈现 | 第26-27页 |
2.2.4 新闻来源呈现 | 第27-28页 |
2.2.5 新闻体裁呈现 | 第28-30页 |
2.2.6 多媒体手段呈现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议题的内容及变化 | 第32-38页 |
3.1 报道内容:贴近政治偏离环保 | 第32-33页 |
3.2 报道态度:报道强调中国环保贡献 | 第33-34页 |
3.3 报道视角:多元丰富的主流视角 | 第34-38页 |
第4章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议题的形式及变化 | 第38-43页 |
4.1 语言风格从通俗变严肃 | 第38-39页 |
4.2 新闻体裁由消息向深度报道变化 | 第39-40页 |
4.3 多媒体手段由单一密集向多元混合变化 | 第40-43页 |
第5章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的传播方式及变化 | 第43-48页 |
5.1 报道从分散向集中转变 | 第43-45页 |
5.2 报道从网站向客户端转移 | 第45-48页 |
5.2.1 微博:微博形象严肃难以传播有效信息 | 第45-46页 |
5.2.2 微信:气候大会报道深度和广度呈现增长态势 | 第46页 |
5.2.3 客户端:新华网气候报道新阵地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报道引发的思考 | 第48-52页 |
6.1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报道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0页 |
6.1.1 偏离气候议题 | 第48-49页 |
6.1.2 新媒体报道流于形式 | 第49-50页 |
6.2 新华网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的优化策略 | 第50-52页 |
6.2.1 回归气候议题的本质 | 第50页 |
6.2.2 围绕专业和创新重塑团队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A 词汇权重表 | 第56-64页 |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目录 | 第64-65页 |
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新闻实践目录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