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语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2页 |
1 Ly-6超家族 | 第12-15页 |
1.1 Ly-6超家族的特征与分类 | 第12页 |
1.2 Ly-6组织表达和功能多样性 | 第12-14页 |
1.2.1 Ly-6在无脊椎动物中的表达和功能 | 第12-13页 |
1.2.2 Ly-6在脊椎动物中的表达和功能 | 第13-14页 |
1.3 Ly-6超家族免疫相关性 | 第14-15页 |
1.4 斑马鱼Ly-6超家族的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2 斑马鱼消化系统 | 第15-23页 |
2.1 免疫学研究的新模式生物-斑马鱼 | 第15-16页 |
2.2 斑马鱼消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| 第16-21页 |
2.2.1 斑马鱼消化道的起源与形成 | 第16-18页 |
2.2.2 斑马鱼消化道附属器官的起源与形成 | 第18-21页 |
2.3 斑马鱼消化系统行使重要功能 | 第21-22页 |
2.4 消化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之一 | 第22-23页 |
3 鱼类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及应答 | 第23-30页 |
3.1 Toll样受体 | 第23-24页 |
3.2 脂多糖 | 第24-26页 |
3.3 抗菌肽 | 第26-30页 |
3.3.1 抗菌肽的特征与分类 | 第26-27页 |
3.3.2 抗菌肽的作用模式 | 第27-29页 |
3.3.3 抗菌肽为免疫应答的重要部分 | 第29-30页 |
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0-31页 |
5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斑马鱼Ly2基因簇的鉴定、表达功能研究 | 第32-67页 |
1 前言 | 第32-3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47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3-36页 |
2.1.1 斑马鱼 | 第33页 |
2.1.2 分子生物实验试剂 | 第33页 |
2.1.3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2.1.4 实验常用基础溶液配制 | 第34-36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6-47页 |
2.2.1 斑马鱼养殖与胚胎收集 | 第36页 |
2.2.2 Ly2.1.3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 | 第36-37页 |
2.2.3 斑马鱼Ly2.1-3整体原位杂交 | 第37-45页 |
2.2.4 冰冻切片 | 第45-46页 |
2.2.5 斑马鱼歴胎重要发育时期的qReal Time-PCR | 第46-47页 |
2.2.6 斑马鱼胚胎显微注射 | 第47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7-65页 |
3.1 斑马鱼Ly2.1-3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 | 第47-55页 |
3.1.1 斑马鱼Ly2.1-3基因组定位和基因结构分析 | 第47-49页 |
3.1.2 斑马鱼Ly2.1-3与其他物种间Ly-6超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49-51页 |
3.1.3 斑马鱼Ly2.1-3与Ly-6家族进化关系以及三维结构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1.4 斑马鱼Ly2.1-3抗菌肽预测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2 斑马鱼Ly2.1.3表达模式的确立 | 第55-62页 |
3.2.1 斑马鱼早期胚胎原位杂交 | 第55-61页 |
3.2.2 qRT-PCR检测Ly2.1-3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| 第61页 |
3.2.3 qRT-PCR检测Ly2.1-3在斑马鱼成鱼不同组织的分布与表达 | 第61-62页 |
3.3 LPS对斑马鱼Ly2.1-3的表达的影响 | 第62-65页 |
4 讨论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-80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