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8-24页 |
2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8-19页 |
2.1.1 北仑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| 第18页 |
2.1.2 北仑区地形地貌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1.3 北仑区气候特征 | 第19页 |
2.2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9-22页 |
2.2.1 北仑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特征 | 第19-21页 |
2.2.2 北仑区人口概况 | 第21页 |
2.2.3 北仑区居民生活水平 | 第21-22页 |
2.3 土地资源概况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24-29页 |
3.1 数据来源 | 第24-25页 |
3.1.1 北仑区土地资源数据 | 第24页 |
3.1.2 北仑区人口、社会经济数据 | 第24-25页 |
3.1.3 北仑区农业资源数据 | 第25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5-29页 |
3.2.1 北仑区土地资源动态度模型 | 第25页 |
3.2.2 北仑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 | 第25-26页 |
3.2.3 北仑区耕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| 第26-29页 |
第4章 北仑区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| 第29-49页 |
4.1 2012 -2017北仑区土地资源遥感解译结果 | 第29-36页 |
4.1.1 2012 -2017北仑区土地资源遥感解译结果数据表 | 第29页 |
4.1.2 2012 -2017北仑区各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及面积占比 | 第29-36页 |
4.2 2012 -2016北仑区土地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编制 | 第36-46页 |
4.2.1 2012-2016北仑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| 第36-41页 |
4.2.2 2012 -2016北仑区土地资源存量及变动表 | 第41-46页 |
4.3 2013 -2015北仑区耕地质量等别及变动表 | 第46-49页 |
第5章 北仑区土地资源总体格局与变化转型 | 第49-54页 |
5.1 2012 与2017北仑区土地资源总体格局 | 第49-50页 |
5.2 2012 -2017北仑区各类土地资源变化转型及动态度 | 第50-54页 |
5.2.1 2012 -2017北仑区各类土地资源面积变化及单一动态度.. | 第50-51页 |
5.2.2 2012 -2017北仑区各类土地资源转型面积与转移概率 | 第51-53页 |
5.2.3 2012 -2016北仑区各年度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北仑区耕地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编制及时空演变 | 第54-61页 |
6.1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编制结果 | 第54-55页 |
6.2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数量的时间演变分析 | 第55-57页 |
6.3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数量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 | 第57-59页 |
6.4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数量的时空演变分析 | 第59-61页 |
第7章 北仑区耕地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| 第61-71页 |
7.1 基于人粮关系的北仑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| 第61-63页 |
7.1.1 2012 -2016北仑区人口、粮食与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 | 第61-62页 |
7.1.2 2012 -2016北仑区最适人口与超载人口动态变化 | 第62页 |
7.1.3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与人粮关系 | 第62-63页 |
7.2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仑区耕地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性评价 | 第63-71页 |
7.2.1 2012 -2016北仑区主要农作物及耕地产量因子 | 第63-64页 |
7.2.2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足迹 | 第64-67页 |
7.2.3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 | 第67-68页 |
7.2.4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供需平衡与耕地资源生态压力 | 第68-70页 |
7.2.5 2012 -2016北仑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| 第70-71页 |
第8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1-73页 |
8.1 结论 | 第71页 |
8.2 建议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