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光表面的快速三维瑕疵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
学术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三维测量技术简介 | 第10-12页 |
1.2.1 被动式三维测量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2.2 主动式三维测量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3 反光抑制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基于双目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技术 | 第15-27页 |
2.1 双目视觉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2 相移测量轮廓术 | 第17-21页 |
2.2.1 相移法基本原理 | 第17-19页 |
2.2.2 多频外差的基本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3 极线约束 | 第21-23页 |
2.4 硬件选型 | 第23-26页 |
2.4.1 相机选型 | 第23-24页 |
2.4.2 镜头选型 | 第24-25页 |
2.4.3 投影光机选型 | 第25-2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双目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 | 第27-43页 |
3.1 摄像机成像系统 | 第27-31页 |
3.1.1 坐标系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3.1.2 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| 第28-30页 |
3.1.3 相机畸变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 单摄像机标定 | 第31-35页 |
3.3 双目立体标定 | 第35-36页 |
3.4 系统标定实验 | 第36-42页 |
3.4.1 单相机标定实验 | 第38-40页 |
3.4.2 双目立体标定实验 | 第40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反光消除 | 第43-67页 |
4.1 反光物体表面的光场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2 旋转偏振法反光消除 | 第45-47页 |
4.3 多曝光图像融合高光抑制方法 | 第47-51页 |
4.3.1 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7-48页 |
4.3.2 特征因子权重计算 | 第48-50页 |
4.3.3 图像加权融合 | 第50-51页 |
4.4 曝光时间选取 | 第51-56页 |
4.5 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在多频外差中的应用 | 第56-60页 |
4.6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6.1 主观评价 | 第60-62页 |
4.6.2 客观评价 | 第62-65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点云数据分析及物体缺陷检测 | 第67-79页 |
5.1 点云精简 | 第67-70页 |
5.1.1 随机采样点云精简 | 第67-68页 |
5.1.2 曲率采样点云精简 | 第68页 |
5.1.3 混合采样点云精简 | 第68-70页 |
5.2 点云去噪 | 第70-73页 |
5.2.1 Laplace点云去噪 | 第70-71页 |
5.2.2 双边滤波点云去噪 | 第71-73页 |
5.3 基于RANSAC拟合的点云缺陷检测识别 | 第73-76页 |
5.4 缺陷检测结果分析 | 第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总结 | 第79页 |
6.2 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