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Summary | 第4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种子包衣的概念 | 第10页 |
1.3 种衣剂的概念及分类 | 第10-13页 |
1.3.1 种衣剂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3.2 种衣剂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1.3.2.1 根据种衣剂组成成分划分 | 第11-12页 |
1.3.2.2 根据种衣剂形态划分 | 第12页 |
1.3.2.3 根据种衣剂的使用时间划分 | 第12页 |
1.3.2.4 根据种衣剂适用对象划分 | 第12-13页 |
1.3.2.5 根据种衣剂的用途划分 | 第13页 |
1.4 国内外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4.1 国外农业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4.2 我国农业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1.4.3 国内外林木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3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2.1.1 种源地概况 | 第18页 |
2.1.2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| 第18-19页 |
2.1.3 试验种子品质 | 第19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2.1 种子质量指标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2.1.1 种子净度测定 | 第19页 |
2.2.1.2 种子千粒重测定 | 第19页 |
2.2.1.3 发芽试验 | 第19-20页 |
2.2.2 壳聚糖浓度的筛选方法 | 第20页 |
2.2.2.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| 第20页 |
2.2.2.2 种子处理 | 第20页 |
2.2.3 杀虫杀菌剂浓度的筛选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.3.1 杀虫杀菌剂配比浓度 | 第20-21页 |
2.2.3.2 种子处理 | 第21页 |
2.2.3.3 种子发霉率的统计 | 第21页 |
2.2.4 保水剂用量的筛选方法 | 第21页 |
2.2.5 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筛选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5.1 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浓度 | 第21页 |
2.2.5.2 种子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3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45页 |
3.1 壳聚糖浓度筛选 | 第23-25页 |
3.2 保水剂浓度筛选 | 第25-28页 |
3.3 生长调节剂浓度筛选 | 第28-36页 |
3.3.1 赤霉素浓度筛选 | 第28-31页 |
3.3.2 萘乙酸浓度筛选 | 第31-33页 |
3.3.3 吲哚乙酸浓度筛选 | 第33-36页 |
3.4 杀虫杀菌剂浓度筛选 | 第36-45页 |
3.4.1 多菌灵 | 第36-38页 |
3.4.2 阿维菌素 | 第38-41页 |
3.4.3 氯氰菊酯 | 第41-45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45-49页 |
4.1 讨论 | 第45-47页 |
4.1.1 不同浓度壳聚糖对四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5页 |
4.1.2 不同用量保水剂对四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1.3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四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2 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| 第55-5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