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31页 |
1.1 真菌感染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1.1 真菌感染的病原真菌种类及特点 | 第15-18页 |
1.1.2 真菌感染的治疗与耐药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2 真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0-25页 |
1.2.1 PCR 技术为基础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2.2 PCR 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2.3 DNA 探针技术 | 第22页 |
1.2.4 DNA 指纹分析为基础的方法 | 第22-25页 |
1.2.5 DNA 芯片为基础的方法 | 第25页 |
1.3 纳米金粒子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| 第25-29页 |
1.3.1 纳米金粒子及特点 | 第26页 |
1.3.2 生物分析化学检测中常用的标记物 | 第26页 |
1.3.3 纳米金粒子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1.3.4 纳米金粒子在DNA 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1.4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9-31页 |
1.4.1 目的意义 | 第29-30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第2章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| 第31-40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3页 |
2.1.1 材料 | 第31-32页 |
2.1.2 方法 | 第32-33页 |
2.2 结果 | 第33-37页 |
2.2.1 临床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2.2 临床分离假丝酵母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3 讨论 | 第37-40页 |
第3章 微卫星标记用于临床假丝酵母的鉴定 | 第40-53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5页 |
3.1.1 材料 | 第40-43页 |
3.1.2 方法 | 第43-45页 |
3.2 结果 | 第45-50页 |
3.2.1 SSR-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反应条件的确立 | 第45-47页 |
3.2.2 SSR 引物用于临床假丝酵母的鉴定 | 第47-50页 |
3.3 讨论 | 第50-53页 |
第4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53-78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-61页 |
4.1.1 材料 | 第53-57页 |
4.1.2 方法 | 第57-61页 |
4.2 结果 | 第61-74页 |
4.2.1 丝状真菌通用引物的设计及测序结果分析 | 第61-66页 |
4.2.2 Real-time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66-74页 |
4.3 讨论 | 第74-78页 |
第5章 PCR-纳米金标记-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78-97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8-86页 |
5.1.1 材料 | 第78-82页 |
5.1.2 方法 | 第82-86页 |
5.2 结果 | 第86-93页 |
5.2.1 纳米金粒子、纳米金标记探针的制备及表征结果分析 | 第86-87页 |
5.2.2 纳米金标记探针的有效性验证 | 第87-88页 |
5.2.3 PCR-纳米金标记-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88-93页 |
5.3 讨论 | 第93-97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8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8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