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型城市安全规划要素及安全程度评估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4.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页 |
1.4.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2 资源型城市风险分析 | 第14-23页 |
2.1 资源型城市概述 | 第14-16页 |
2.2 资源型城市风险分析 | 第16-22页 |
2.2.1 城市构成的要素 | 第16-17页 |
2.2.2 资源型城市风险 | 第17-21页 |
2.2.3 资源型城市事故灾害的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资源型城市安全规划要素及内容 | 第23-43页 |
3.1 安全规划的目的 | 第23页 |
3.2 安全规划的目标 | 第23页 |
3.3 安全规划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3.4 安全规划的要素与内容 | 第24-40页 |
3.4.1 生产经营活动 | 第25-33页 |
3.4.2 民众日常活动 | 第33-34页 |
3.4.3 社会公共事业 | 第34-40页 |
3.5 安全规划的程序 | 第40-4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4 资源型城市安全程度评估体系 | 第43-63页 |
4.1 评估的理论基础 | 第43-44页 |
4.2 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44-45页 |
4.3 评估体系的组成 | 第45-61页 |
4.3.1 评估基准层的建立 | 第45-46页 |
4.3.2 评估基准层的影响因素 | 第46-61页 |
4.3.3 评估体系的功能 | 第61页 |
4.4 评估的实施 | 第61-62页 |
4.5 城市安全程度评估分级 | 第6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5 应用研究 | 第63-72页 |
5.1 长治市概况 | 第63-65页 |
5.2 城市安全程度评估 | 第65-68页 |
5.3 对策与建议 | 第68-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附录:评估指标体系调查表 | 第77-8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1页 |
详细摘要 | 第8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