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4-36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2 零件表面形貌建模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1.3 零件表面形貌分析与应用的关键技术 | 第19-31页 |
1.3.1 零件表面几何信息提取 | 第19-22页 |
1.3.2 参数曲面插值与变形 | 第22-25页 |
1.3.3 零件表面分数维参数识别 | 第25-28页 |
1.3.4 精密偶件油液泄漏分析 | 第28-31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31-36页 |
1.4.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31-33页 |
1.4.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33-36页 |
2 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高度场分离与修正技术 | 第36-60页 |
2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2.2 具有多重分数维特征的零件表面微观结构表征和模拟 | 第37-39页 |
2.3 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信息的划分、提取和优化 | 第39-45页 |
2.3.1 零件表面不同尺度的划分准则 | 第39-40页 |
2.3.2 基于小波分析的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信息提取 | 第40-43页 |
2.3.3 基于采样定理的多尺度信息的多分辨率优化 | 第43-45页 |
2.4 多尺度零件表面的一致性评价和信息传递模型 | 第45-47页 |
2.4.1 基于互信息的零件表面一致性评价 | 第45-46页 |
2.4.2 多尺度零件表面信息传递与耦合 | 第46-47页 |
2.5 基于多尺度参数驱动的零件表面形貌修正 | 第47-50页 |
2.5.1 面向表面高度场的多尺度表面结构参数评定 | 第47-48页 |
2.5.2 满足实际零件多尺度结构参数的零件表面形貌合成 | 第48-50页 |
2.6 在15轴宝石加工中心专用机床中的应用 | 第50-5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3 零件表面形貌混合维融合与特征参数识别技术 | 第60-86页 |
3.1 引言 | 第60-62页 |
3.2 基于表面关联系数偏移法的零件表面形貌混合维融合 | 第62-68页 |
3.2.1 基于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表面整数维分量模型 | 第63-65页 |
3.2.2 基于归一化高度场特征函数的表面分数维分量模型 | 第65页 |
3.2.3 混合维特征参数的构造 | 第65-67页 |
3.2.4 零件表面形貌的混合维数学模型 | 第67-68页 |
3.3 零件表面形貌模型的混合维特征参数识别 | 第68-73页 |
3.3.1 混合维表面模型的整数维、分数维分量信息分离与提取 | 第69-70页 |
3.3.2 基于表面结构函数法的分数维维数识别 | 第70-71页 |
3.3.3 基于GPS粗糙度映射的混合维影响因子和分数维粗糙度识别 | 第71-73页 |
3.4 实验验证 | 第73-83页 |
3.4.1 零件表面形貌的混合维融合 | 第73-78页 |
3.4.2 混合维特征参数识别 | 第78-80页 |
3.4.3 在大型空气分离设备叶轮叶片中的应用 | 第80-8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6页 |
4 基于混合维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构建与装配定位技术 | 第86-112页 |
4.1 引言 | 第86-88页 |
4.2 层次化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模型构建 | 第88-94页 |
4.2.1 零件真实几何特征的定义 | 第88-89页 |
4.2.2 层次化的零件真实几何特征信息表示模型 | 第89-93页 |
4.2.3 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生成方法 | 第93-94页 |
4.3 基于接触簇约束的面面贴合装配定位和接触分析 | 第94-100页 |
4.3.1 考虑变形的表面接触簇约束定位方法 | 第94-98页 |
4.3.2 基于刚柔混合模型的真实几何有限元接触分析 | 第98-100页 |
4.4 应用实例 | 第100-110页 |
4.4.1 在15轴宝石加工中心专用机床中的应用 | 第100-107页 |
4.4.2 在盾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中的应用 | 第107-11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5 基于真实几何的配合性能分析及其在伺服阀泄漏特性预测中的应用 | 第112-126页 |
5.1 引言 | 第112-113页 |
5.2 精密偶件真实几何特征模型的构建 | 第113-114页 |
5.3 基于真实几何配合面的精密偶件轴孔配合性能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5.3.1 只考虑尺寸偏差的精密偶件配合性能分析 | 第114-115页 |
5.3.2 考虑尺寸偏差和形状误差的精密偶件配合性能分析 | 第115-116页 |
5.4 基于真实几何模型的油液泄漏量预测 | 第116-118页 |
5.4.1 基于真实几何的油液泄漏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| 第116-117页 |
5.4.2 基于真实几何的油液泄漏CFD方法验证 | 第117-118页 |
5.5 在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中的应用 | 第118-124页 |
5.5.1 滑阀组件的配合性能分析 | 第119-120页 |
5.5.2 滑阀组件的油液泄漏量预测 | 第120-12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6页 |
6 零件表面形貌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| 第126-142页 |
6.1 引言 | 第126页 |
6.2 系统架构与功能简介 | 第126-130页 |
6.3 系统各模块设计及实现 | 第130-140页 |
6.3.1 形貌多尺度高度场分离与修正模块设计及实现 | 第130-134页 |
6.3.2 形貌混合维融合与特征参数识别模块设计及实现 | 第134-136页 |
6.3.3 真实几何模型装配定位与精度分析模块设计及实现 | 第136-139页 |
6.3.4 精密偶件配合性能与泄漏特性预测模块设计及实现 | 第139-14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40-142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142-146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42-143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43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64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64-16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165-16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| 第16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学术著作 | 第16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