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高速泵的起源和由来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高速泵的发展和研究状况 | 第13-16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1.5 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高速泵设备结构及工艺流程分析介绍 | 第18-25页 |
2.1 立式高速泵设备的组成结构 | 第18-20页 |
2.2 高速泵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| 第20-23页 |
2.2.1 润滑油系统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2.2 润滑油系统投用流程 | 第21-23页 |
2.3 高速泵工艺运行启停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3.1 启动流程 | 第23页 |
2.3.2 停车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高速泵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| 第25-42页 |
3.1 高速泵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1.1 系统硬件功能的需求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2 系统软件功能的需求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 高速泵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8-29页 |
3.3 状态参数的监测及仪表选型 | 第29-41页 |
3.3.1 压力参数的监测 | 第29-30页 |
3.3.2 流量参数的监测 | 第30-31页 |
3.3.3 温度参数的监测 | 第31-32页 |
3.3.4 液位参数的监测 | 第32-33页 |
3.3.5 电流参数的监测 | 第33-34页 |
3.3.6 振动参数的监测 | 第34-39页 |
3.3.7 泄漏量参数的监测 | 第39-41页 |
3.3.8 电动调节阀选型 | 第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高速泵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的实现 | 第42-57页 |
4.1 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2 PLC硬件系统设计 | 第44-54页 |
4.2.1 PLC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44-46页 |
4.2.2 PLC及其扩展模块选型 | 第46-49页 |
4.2.3 PLC I/O地址分配及模块接线 | 第49-54页 |
4.3 触摸屏硬件系统选择 | 第54-55页 |
4.4 上位监控硬件系统选择 | 第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高速泵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的实现 | 第57-92页 |
5.1 TIAPORTAL软件概述 | 第57-59页 |
5.2 PLC软件系统简介 | 第59-61页 |
5.2.1 S7-1200用户程序构成 | 第59-60页 |
5.2.2 用户程序结构类型和编程语言 | 第60-61页 |
5.3 系统PLC程序设计 | 第61-79页 |
5.3.1 高速泵监控系统PLC程序构架 | 第62-63页 |
5.3.2 主循环组织块Main[OB1]程序设计 | 第63-75页 |
5.3.3 循环中断组织块Cyclic interrupt[OB30]程序设计 | 第75-79页 |
5.4 触摸屏KTP600软件设计 | 第79-84页 |
5.5 上位机组态监控软件设计 | 第84-91页 |
5.5.1 上位机监控组态实现的功能 | 第84-85页 |
5.5.2 上位机组态监控画面设计 | 第85-9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六章 高速泵监控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| 第92-103页 |
6.1 高速泵监控系统通讯设置 | 第92-93页 |
6.2 触摸屏监控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| 第93-96页 |
6.3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| 第96-10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06页 |
7.1 总结 | 第103-105页 |
7.2 展望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0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