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概论 | 第9-1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2页 |
1.1.1 新课程背景分析 | 第9页 |
1.1.2 江苏省高考英语写作要求分析 | 第9-10页 |
1.1.3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1.4 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 | 第14-21页 |
2.1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2.1.1 过程教学法 | 第14-15页 |
2.1.2 合作学习法 | 第15-16页 |
2.2 头脑风暴法 | 第16-18页 |
2.2.1 “头脑风暴法”的介绍 | 第16页 |
2.2.2 “头脑风暴法”与英语写作教学 | 第16页 |
2.2.3 “头脑风暴法”的课堂组织 | 第16-18页 |
2.3 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结果 | 第21-30页 |
3.1 实验研究具体实施 | 第21-22页 |
3.1.1 实验对象确立 | 第21页 |
3.1.2 实验变量 | 第21页 |
3.1.3 无关变量控制 | 第21页 |
3.1.4 研究工具 | 第21-22页 |
3.2 采用“头脑风暴法”的写作教学课堂建构 | 第22-30页 |
3.2.1 作文课模式一:先指导后写作 | 第22-26页 |
3.2.2 作文课模式二:先写作后指导 | 第26-30页 |
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| 第30-39页 |
4.1 高中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及其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4.1.1 高中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 | 第30-31页 |
4.1.2 高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4.2 “头脑风暴法”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4.2.1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有了变化 | 第32-34页 |
4.2.2 学生英语写作的成绩有了变化 | 第34-36页 |
4.3 实验过程中课堂教学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4 实验结论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| 第39-4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39-40页 |
5.1.1 运用“头脑风暴法”能够改变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的认识 | 第39-40页 |
5.1.2 运用“头脑风暴法”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提高 | 第40页 |
5.2 研究反思 | 第40-42页 |
5.2.1 “头脑风暴”活动的组织形式 | 第40-41页 |
5.2.2 “头脑风暴”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| 第41页 |
5.2.3 “头脑风暴法”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| 第41-42页 |
5.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| 第42-44页 |
5.3.1 “头脑风暴法”应区别于“专题讨论法” | 第42页 |
5.3.2 “头脑风暴法”不能取代学生的个人努力 | 第42-43页 |
5.3.3 设计难易适中的“头脑风暴”任务 | 第43页 |
5.3.4 采用限时机制 | 第43页 |
5.3.5 关注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一 | 第46-48页 |
附录二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