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4页 |
第二章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概述 | 第14-20页 |
2.1 智能仪表介绍 | 第14-15页 |
2.1.1 智能仪表的功能介绍 | 第14页 |
2.1.2 智能仪表的基本组成 | 第14-15页 |
2.2 现场总线介绍 | 第15-18页 |
2.2.1 现场总线技术 | 第15-16页 |
2.2.2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2.3 PROFIBUS-PA 现场总线的特点及优点 | 第17-18页 |
2.3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发展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设计 | 第20-46页 |
3.1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硬件设计 | 第20-33页 |
3.1.1 微处理器单元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1.2 压力传感器单元设计 | 第22-25页 |
3.1.3 A/D 转换单元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1.4 温度测量单元设计 | 第27页 |
3.1.5 LCD 显示单元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1.6 PA 通信单元设计 | 第29-33页 |
3.2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软件设计 | 第33-39页 |
3.2.1 单片机的初始化 | 第33-34页 |
3.2.2 系统的全局定义 | 第34页 |
3.2.3 DPC31 的初始化 | 第34-36页 |
3.2.4 PA 通信程序设计 | 第36-39页 |
3.3 设备描述语言设计 | 第39-43页 |
3.3.1 GSD 文件 | 第39-41页 |
3.3.2 EDD 文件 | 第41-43页 |
3.4 仪表的抗干扰设计 | 第43-45页 |
3.4.1 干扰源的类别 | 第43页 |
3.4.2 硬件抗干扰设计 | 第43-45页 |
3.4.3 软件抗干扰设计 | 第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关键技术 | 第46-74页 |
4.1 非线性校正和温度补偿的实现 | 第46-52页 |
4.1.1 最小二乘法原理介绍 | 第46-48页 |
4.1.2 补偿的方法原理 | 第48-50页 |
4.1.3 补偿方法的实际应用 | 第50-52页 |
4.2 符合本质安全的电路实现 | 第52-56页 |
4.2.1 本质安全设计介绍 | 第53页 |
4.2.2 SIM1-2 功能 | 第53-54页 |
4.2.3 SIM1-2 设计说明 | 第54-55页 |
4.2.4 SIM1-2 本安电路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3 PA 设备行规的实现 | 第56-73页 |
4.3.1 PA 设备行规结构 | 第56-60页 |
4.3.2 PA 设备中的数据及其通用功能块映射 | 第60-66页 |
4.3.3 设备管理目录举例 | 第66-7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测试与认证 | 第74-86页 |
5.1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实验测试 | 第74-79页 |
5.1.1 实验系统的搭建 | 第75页 |
5.1.2 PROFIBUS-PA 的 DPV1 通信功能测试 | 第75-79页 |
5.2 PROFIBUS-PA 总线型压力仪表的认证测试 | 第79-85页 |
5.2.1 PROFIBUS-PA 产品认证测试规范 | 第79页 |
5.2.2 PROFIBUS-PA 产品认证测试 | 第79-8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6-88页 |
6.1 取得的成果 | 第86页 |
6.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附录 A PROFIBUS-PA 压力仪表设备 ID 号 | 第92-94页 |
附录 B PI 国际组织颁发的认证证书 | 第94-9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