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模型预测效果分析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23页
    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研究进展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原理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的可行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模型构建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空间特性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空间特性方法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壤空间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作物长势与产量空间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存在问题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研究技术路线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 论文结构第21-23页
第二章 基于氮平衡指数(NBI)的小麦GPC反演第23-34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模型验证第28-29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叶片水平下NBI(Dualex值)、叶绿素含量与动力学荧光参数F_γ/F_m的变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冠层水平下利用NBI构建小麦GPC预测模型第30-32页
    3 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4 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小麦GPC遥感反演第34-4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设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灰色关联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光谱指数选择第37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3 讨论第39页
    4 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田块尺度下小麦GPC空间特性分析第40-4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经典统计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各生育期NBI与GPC的空间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各生育期NBI与GPC的关系第44-47页
    3 小结第47-49页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9-53页
    1 主要结论与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基于NBI和NNI监测小麦GPC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小麦GPC空间特性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 2 进一步提高GPC预测模型精度的思考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鼠李糖乳杆菌对旋毛虫感染BALB/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
下一篇:双排桩梁、板联系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