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2.3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.1 民间借贷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1.3.2 民间借贷的组织形式 | 第11-12页 |
2 我国民间借贷概述 | 第12-19页 |
2.1 民间借贷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2.1.1 我国民间借贷的含义 | 第12页 |
2.1.2 民间借贷与其他相关定义的区分 | 第12-13页 |
2.2 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5页 |
2.3 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 | 第15-16页 |
2.3.1 金融制度落后的产物 | 第15-16页 |
2.3.2 信息不对称的必然结果 | 第16页 |
2.4 我国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 | 第16-19页 |
3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与问题 | 第19-29页 |
3.1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 | 第19-22页 |
3.1.1 我国民间借贷的规模 | 第19-20页 |
3.1.2 我国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| 第20-22页 |
3.2 我国民间借贷不规范的表现 | 第22-25页 |
3.2.1 利率不规范 | 第22-23页 |
3.2.2 运营模式不规范 | 第23-24页 |
3.2.3 监管体系不规范 | 第24-25页 |
3.3 我国民间借贷的消极影响 | 第25-29页 |
4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借贷形式及启示 | 第29-35页 |
4.1 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民间借贷的发展 | 第29-31页 |
4.2 以孟加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民间借贷的发展 | 第31页 |
4.3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间借贷活动 | 第31-33页 |
4.4 对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启示 | 第33-35页 |
5 促进我国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的建议 | 第35-44页 |
5.1 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规制度 | 第35-39页 |
5.1.1 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| 第35-36页 |
5.1.2 建立监管主体,制定监管范围 | 第36-37页 |
5.1.3 建立完善民间借贷市场及其配套机制 | 第37-39页 |
5.2 发展金融市场,深化制度改革 | 第39-40页 |
5.3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现行正规金融体系 | 第40-43页 |
5.3.1 解决瓶颈,继续推进村镇银行试点 | 第41-42页 |
5.3.2 放宽条件,推动现有民间借贷模式发展 | 第42-43页 |
5.4 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 | 第43-44页 |
6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