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内外微网研究与工程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及经济优化发展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微网经济优化中的算法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微网数学模型与分布式电源建模 | 第17-42页 |
2.1 分布式综合供能元件发电模型与优化模型 | 第17-33页 |
2.1.1 风力发电模型 | 第19-23页 |
2.1.2 光伏发电模型 | 第23-27页 |
2.1.3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 | 第27-30页 |
2.1.4 柴油发电机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1.5 储能电池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2 微网运行环境建模 | 第33-40页 |
2.2.1 自然环境模型 | 第34-36页 |
2.2.2 负荷模型 | 第36-39页 |
2.2.3 微网的分时电价 | 第39页 |
2.2.4 微网结构建模 | 第39-4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考虑机组组合的微网经济优化 | 第42-58页 |
3.1 分布式供能装置启停与储能充放电调度 | 第42-44页 |
3.1.1 分布式供能元件的机组组合问题 | 第42-43页 |
3.1.2 蓄电池的充放电策略 | 第43-44页 |
3.2 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原理 | 第44-46页 |
3.3 差分进化算法在机组组合上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3.3.1 机组组合问题的优化改进 | 第46-48页 |
3.3.2 机组组合的优化过程 | 第48-49页 |
3.4 考虑机组组合问题的微网经济优化算例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4.1 机组组合算例说明 | 第49-51页 |
3.4.2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4.3 机组组合问题的经济优化效果研究 | 第53页 |
3.4.4 机组组合优化的算法性能 | 第53-55页 |
3.5 含储能电池的组合问题研究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5.1 储能调度算例及其结果 | 第55-56页 |
3.5.2 储能调度的经济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微网实时经济优化 | 第58-75页 |
4.1 微网实时经济优化概述 | 第58页 |
4.2 微网实时经济优化数学模型与计算过程 | 第58-61页 |
4.2.1 微网运行约束条件 | 第58-59页 |
4.2.2 微网的经济优化建模 | 第59-61页 |
4.2.3 基于微网经济优化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| 第61页 |
4.3 基本微网算例分析 | 第61-67页 |
4.3.1 算例说明 | 第61-63页 |
4.3.2 机组组合下的实时经济优化结果 | 第63-67页 |
4.4 差分进化算法的效果对比研究 | 第67-73页 |
4.4.1 与不考虑机组组合的实时经济优化对比 | 第67-70页 |
4.4.2 算法的改进效果评价 | 第70-72页 |
4.4.3 算法的实时性验证 | 第72-7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微网及其能量管理系统 | 第75-81页 |
5.1 微网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特点 | 第75-77页 |
5.1.1 海岛型微网 | 第75-76页 |
5.1.2 园区型微网 | 第76页 |
5.1.3 楼宇型微网 | 第76-77页 |
5.2 不同应用场景的微网特性差异 | 第77-78页 |
5.2.1 分布式供能装置差异 | 第77-78页 |
5.2.2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微网优化目标与策略 | 第78页 |
5.3 能量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| 第78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附件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