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新探--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生态补偿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生态补偿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理论基础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帕累托最优理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外部性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产权经济学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第15-17页
2 研究区域分析第17-23页
    2.1 北京市区域状况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土地自然资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经济社会资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怀来县区域状况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地自然资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经济社会资源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北京市、怀来县经济区域状况对比分析第21-23页
3 经济补偿分析第23-41页
    3.1 生态补偿原因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研究区域补偿现状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北京市内部生态补偿实践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北京市与河北省的生态补偿实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京京、京冀补偿分析对比第27-28页
    3.3 北京、怀来补偿金额定量计算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补偿金额的计算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环境修复补偿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发展权补偿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综合型价值补偿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补偿计算问题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.4 补偿模式的设计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国外流域补偿实践案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国内流域补偿实践案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补偿机制设计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技术补偿第38-41页
4 总结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镇受纳综合排水河道水质目标可达性研究--以丁山河为例
下一篇:EPT接枝物的制备及其对尼龙6的增韧改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