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摄像机定标中的标定物特征提取和位姿计算方法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摄像机定标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2 摄像机定标的基础理论和定标方法第15-37页
    2.1 摄像机定标中常用的坐标系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图像坐标系(Pixel Coordinate System)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摄像机坐标系(Camera Coordinate System)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世界坐标系(World Coordinate System)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摄像机的成像模型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线性摄像机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2.3 摄像机定标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基于三维标定物的定标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直接线性法(DLT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透视投影矩阵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Tsai 两步定标法(Tsai’s Two-stage Technology)第26-28页
    2.5 基于二维标定物的定标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符号说明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单应矩阵 H 的求解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内部参数的约束条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摄像机定标方法流程第33-34页
    2.6 基于一维标定物的定标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定标算法流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定标参数的求解第35-36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3 射影几何第37-43页
    3.1 基本概念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射影不变量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平面投影不变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共线四点和共面五点(线)的交比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一条二次曲线和两条直线的交比第41页
    3.4 透视等价多边形第41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4 二维标定模板的特征提取第43-62页
    4.1 两种平面模板第43-44页
    4.2 Hough 变换和质心检测概述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ough 变换检测直线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质心检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Matlab 实验测试第47-49页
    4.3 模板特征的描述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五边形描述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交比序列 CR 的计算方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标定模板的实际交比序列 CR第51-52页
    4.4 两种模板的实验比较第52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验系统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实验数据及性能分析第55-6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5 摄像机位姿计算方法第62-72页
    5.1 正交约束条件下的摄像机位姿计算方法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旋转矩阵与欧拉角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坐标系统的建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求解基矢的参数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求解摄像机位姿参数第68页
    5.2 实际验证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系统介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6 总结和展望第72-73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72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个人简历第78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数字电视多媒体UI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侧导光的动态背光控制的算法研究及硬件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