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1-16页 |
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11页 |
2.1.1 实验动物及瘤株 | 第11页 |
2.1.2 仪器设备 | 第11页 |
2.1.3 主要药品及试剂 | 第1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1-16页 |
2.2.1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 | 第11页 |
2.2.2 超声造影 | 第11-12页 |
2.3.3 图像分析 | 第12-13页 |
2.3.4 病理标本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| 第13-15页 |
2.3.5 统计方法 | 第15-16页 |
3 结果 | 第16-19页 |
3.1 兔VX2制模成功率 | 第16页 |
3.2 兔正常肝脏的二维超声表现 | 第16页 |
3.3 兔正常肝脏超声造影结果 | 第16页 |
3.4 兔正常肝脏的大体标本及HE染色结果 | 第16页 |
3.5 兔VX2肝癌的二维超声表现 | 第16页 |
3.6 兔VX2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| 第16页 |
3.7 兔VX2肝癌的大体标本、HE染色及免疫化染色结果 | 第16-17页 |
3.8 兔正常肝脏超声造影结果与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外肝组织超声造影结果比较 | 第17页 |
3.9 兔VX2肝癌模型肿瘤与瘤外肝组织的TIC各定量指标比较 | 第17页 |
3.10 兔VX2肝癌的超声造影TIC各定量指标与VEGF的相关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3.11 兔VX2肝癌的超声造影TIC各定量指标的相对值与VEGF的相关性分析 | 第18-19页 |
4 讨论 | 第19-23页 |
4.1 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4.2 VX2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 | 第20页 |
4.3 TIC上肿瘤内和瘤周肝组织各参数比较 | 第20页 |
4.4 TIC上各相对参数比较结果分析 | 第20-21页 |
4.5 局限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4.6 展望 | 第22-23页 |
5 结论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7页 |
附录 | 第27-31页 |
综述 | 第3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