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切削颤振的分类和产生机理 | 第13-15页 |
1.2.1 切削颤振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2.2 切削颤振的产生机理 | 第14-15页 |
1.3 机床切削颤振控制的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| 第15-18页 |
1.3.1 机床切削颤振在线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2 颤振控制现存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3.3 颤振控制的发展趋势 | 第18页 |
1.4 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4.1 智能结构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4.2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集中质量系统的切削颤振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| 第24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集中质量系统的切削颤振运动微分方程与稳定性图的建立 | 第24-29页 |
2.2.1 集中质量切削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| 第24-25页 |
2.2.2 切削稳定性条件及极限切削宽度 | 第25-28页 |
2.2.3 切削稳定性图 | 第28-29页 |
2.3 机床切削系统动力学参数对颤振稳定性影响分析 | 第29-32页 |
2.4 切削系统颤振时域仿真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5 切削颤振系统最小极限切削宽度的计算 | 第34-3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具有分布质量的压电智能切削颤振抑制系统动力学建模 | 第38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38页 |
3.2 压电智能镗削颤振抑制系统动力学建模 | 第38-43页 |
3.2.1 系统模型 | 第38-41页 |
3.2.2 压电传感器 | 第41-42页 |
3.2.3 压电作动器 | 第42-43页 |
3.3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| 第43-47页 |
3.3.1 压电智能悬臂梁颤振模型的正则方程 | 第43-45页 |
3.3.2 压电传感器输出电压的模态变换 | 第45页 |
3.3.3 压电智能悬臂梁颤振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 | 第45-47页 |
3.4 压电智能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及振动特性分析 | 第47-56页 |
3.4.1 应用传递矩阵法求解阶梯梁的横向自由振动 | 第47-50页 |
3.4.2 算列分析 | 第50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在切削颤振抑制系统中的应用 | 第58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原理 | 第58-64页 |
4.2.1 经典PID控制算法 | 第58-60页 |
4.2.2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| 第60-64页 |
4.3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切削颤振抑制系统仿真 | 第64-69页 |
4.3.1 经典PID控制仿真 | 第64-65页 |
4.3.2 BP神经网络PID控制仿真 | 第65-6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70-72页 |
总结 | 第70-71页 |
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