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各种电影、电视:按内容分论文--美术片论文

邵阳布袋戏木偶艺术与动画结合的可行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 1.1 课题解说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-13页
第二章 木偶艺术概述第13-18页
    2.1 木偶艺术史略第13-15页
    2.2 湖南木偶戏由来和种类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湖南杖头木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湖南布袋木偶——邵阳布袋戏第17-18页
第三章 偶动画现状分析第18-23页
    3.1 国外偶动画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3.2 国内偶动画现状第20-23页
第四章 邵阳布袋戏与动画结合的表现特征第23-43页
    4.1 剧本内容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武打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鬼怪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滑稽戏第26-27页
    4.2 角色造型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木偶头像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木偶戏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动物木偶以及其他道具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木偶制作工艺流程第32-33页
    4.3 场景设计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戏台外部搭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戏台内部设计第35-39页
    4.4 戏剧音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音乐种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乐器和乐谱第41-43页
第五章 邵阳布袋戏与动画结合的应用探索第43-55页
    5.1 邵阳布袋戏的情感韵味与动画叙事特征第43-44页
    5.2 邵阳布袋戏的分类特点与动画造型形象第44-46页
    5.3 邵阳布袋戏的审美价值与动画表现形式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字媒体与特效制作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动画电影艺术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维、三维动画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定格动画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动画衍生品第54-55页
第六章 邵阳布袋戏的传承意义与现状反思第55-58页
    6.1 历史意义第55页
    6.2 艺术价值第55-56页
    6.3 现实状况与应采取的措施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静态保护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动态保护第57-58页
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第61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李嗣真的“逸品”观
下一篇:中西诗艺的契合--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道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