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4页 |
1.1.1 国外电子技术实训设备优品功能摘录 | 第10-12页 |
1.1.2 国内电子技术实训设备优品功能摘录 | 第12-13页 |
1.1.3 国内元器件测试仪表的先进性举例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7页 |
1.3.1 资料查阅与方案收集 | 第14-15页 |
1.3.2 方案设计与制作 | 第15页 |
1.3.3 方案检测与总结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| 第17-25页 |
2.1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要技术 | 第17-20页 |
2.1.1 Web2.0 | 第17-19页 |
2.1.2 SOA | 第19-20页 |
2.2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| 第20-21页 |
2.3 移动操作系统平台选择方向 | 第21-22页 |
2.4 系统开发平台与检测工具 | 第22-23页 |
2.4.1 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 | 第22页 |
2.4.2 Android Debug Bridge(ADB) | 第22页 |
2.4.3 Dalvik Debug Monitor Server(DDMS) | 第22-23页 |
2.4.4 Android Emulator and Real Devices(AERD) | 第23页 |
2.5 Android系统设计软件构架概述 | 第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5-33页 |
3.1 用户需求描述 | 第25-26页 |
3.1.1 用户功能需求 | 第25-26页 |
3.1.2 用户操作需求 | 第26页 |
3.2 系统可行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3 系统用例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.1 电子元器检测的下位机检测模型结构 | 第28页 |
3.3.2 电子元器件检测结构 | 第28-29页 |
3.4 系统整体需求 | 第29-30页 |
3.5 系统维护需求 | 第30-31页 |
3.6 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系统设计 | 第33-53页 |
4.1 系统整体功能概述 | 第34页 |
4.2 方案论证与方案确认 | 第34-37页 |
4.3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| 第37-38页 |
4.4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| 第38-39页 |
4.5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构架设计 | 第39-43页 |
4.5.1 识别与查询系统结构框图 | 第39-40页 |
4.5.2 元器件数据添加系统结构框图 | 第40-41页 |
4.5.3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结构设计 | 第41-43页 |
4.6 数据库设计结构设计 | 第43-50页 |
4.6.1 数据库概念模型 | 第43-46页 |
4.6.2 数据库关系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6.3 数据库表建立 | 第47-50页 |
4.7 查询统计辅助功能设计 | 第50页 |
4.8 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8.1 系统灵活性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8.2 系统安全性设计 | 第51页 |
4.9 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系统实现 | 第53-69页 |
5.1 系统实现 | 第53-56页 |
5.1.1 系统设计基础设置 | 第53-56页 |
5.1.2 系统菜单设计控件设置 | 第56页 |
5.2 部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实现 | 第56-68页 |
5.2.1 设计登录窗口 | 第56-57页 |
5.2.2 元器件检测实现 | 第57-62页 |
5.2.3 元器件识别及检测中的图像设置 | 第62-64页 |
5.2.4 查询系统实现 | 第64-66页 |
5.2.5 元器件添加实现 | 第66-68页 |
5.3 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系统测试 | 第69-75页 |
6.1 单元测试 | 第69-72页 |
6.2 系统流程测试 | 第72-73页 |
6.3 系统容量能力测试 | 第73页 |
6.4 用户确认测试 | 第73-74页 |
6.5 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5-79页 |
7.1 总结 | 第75-76页 |
7.2 展望 | 第76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附录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