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1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项目依托 | 第11-18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8页 |
1.1.2 项目依托 | 第18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2.1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1.2.2 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20-25页 |
1.3.1 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3.2 存在问题 | 第2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1.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27-29页 |
1.5.1 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1.6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| 第29-32页 |
1.6.1 主要工作量 | 第29-30页 |
1.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30-32页 |
2.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 | 第32-43页 |
2.1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| 第32-37页 |
2.1.1 外部性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1.2 福利经济学 | 第33-34页 |
2.1.3 帕累托最优理论 | 第34-35页 |
2.1.4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| 第35页 |
2.1.5 环境产权理论-科斯定理 | 第35-36页 |
2.1.6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6-37页 |
2.2 生态补偿的内容与方式 | 第37-40页 |
2.2.1 生态补偿内容 | 第37-38页 |
2.2.2 生态补偿方式 | 第38-39页 |
2.2.3 生态补偿模式 | 第39-40页 |
2.3 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 | 第40-42页 |
2.3.1 生态补偿案例 | 第40-41页 |
2.3.2 问题与不足 | 第41-4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3.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| 第43-60页 |
3.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功能 | 第43-46页 |
3.1.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3.1.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方式 | 第45-46页 |
3.2 国外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| 第46-52页 |
3.2.1 政府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| 第46-47页 |
3.2.2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| 第47-51页 |
3.2.3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特点 | 第51-52页 |
3.3 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| 第52-57页 |
3.3.1 实施资源税费调节 | 第52-55页 |
3.3.2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| 第55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4.和谐矿区建设的生态补偿效益 | 第60-73页 |
4.1.和谐矿区建设的定位 | 第60-63页 |
4.1.1 和谐矿区建设实践 | 第60-62页 |
4.1.2 和谐矿区建设内涵 | 第62-63页 |
4.2 和谐矿区的生态补偿作用 | 第63-66页 |
4.2.1 和谐矿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| 第64页 |
4.2.2 和谐矿区的生态补偿作用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3 和谐矿区的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| 第66-68页 |
4.3.1 丰富群众增收模式 | 第67页 |
4.3.2 调整收益分配关系 | 第67页 |
4.3.3 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 | 第67-68页 |
4.3.4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| 第68页 |
4.4 和谐矿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68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5.边疆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| 第73-87页 |
5.1 边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特殊性 | 第73-74页 |
5.2 边疆民族地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确立 | 第74-80页 |
5.2.1 模式确定的原则 | 第74-75页 |
5.2.2 模式的类型 | 第75-77页 |
5.2.3 模式的选择 | 第77-80页 |
5.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| 第80-85页 |
5.3.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要素 | 第80-81页 |
5.3.2 边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| 第81-8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6.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应用 | 第87-99页 |
6.1 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评价方法 | 第87-88页 |
6.1.1 按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 | 第87页 |
6.1.2 按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 | 第87-88页 |
6.1.3 按恢复成本计算 | 第88页 |
6.1.4 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计算 | 第88页 |
6.2 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| 第88-89页 |
6.3 资源税调整系数的确定-生态补偿标准的应用 | 第89-97页 |
6.3.1 系数a | 第90-94页 |
6.3.2 系数b | 第94-96页 |
6.3.3 系数c | 第96-9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7.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99-107页 |
7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99-101页 |
7.2 政策建议 | 第101-105页 |
7.2.1 主体功能区与矿产资源开发 | 第102-103页 |
7.2.2 实施矿产资源储备 | 第103-105页 |
7.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7.3.1 存在不足 | 第105页 |
7.3.2 研究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5页 |
附表 | 第115-122页 |
附录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