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噶尔盆地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题目来源 | 第7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1.4 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8-9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1.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7 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3-19页 |
2.1 构造单元划分 | 第13-14页 |
2.2 构造及演化特征 | 第14-15页 |
2.3 地层及沉积特征 | 第15-19页 |
第3章 烃源岩特征 | 第19-37页 |
3.1 烃源岩分布 | 第19-22页 |
3.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| 第22-37页 |
3.2.1 有机质丰度 | 第22-28页 |
3.2.2 有机质类型 | 第28-31页 |
3.2.3 有机质成熟度 | 第31-33页 |
3.2.4 烃源岩生标特征 | 第33-37页 |
第4章 油藏特征 | 第37-49页 |
4.1 油藏宏观特征 | 第37-43页 |
4.1.1 平面分布特征 | 第37-40页 |
4.1.2 垂向分布特征 | 第40-43页 |
4.2 油藏微观特征 | 第43-45页 |
4.3 油藏类型 | 第45-49页 |
第5章 原油来源 | 第49-60页 |
5.1 原油类型划分 | 第49-56页 |
5.2 油源对比 | 第56-60页 |
第6章 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| 第60-72页 |
6.1 原油运移研究 | 第60-66页 |
6.1.1 输导体系 | 第60-62页 |
6.1.2 运移方向 | 第62-66页 |
6.2 成藏期次 | 第66-69页 |
6.3 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| 第69-70页 |
6.3.1 成藏条件 | 第69-70页 |
6.3.2 成藏主控因素 | 第70页 |
6.4 成藏模式 | 第70-72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