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21页 |
1.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| 第8-10页 |
1.1.1 分子印迹基本概念 | 第8页 |
1.1.2 分子印迹识别原理 | 第8-9页 |
1.1.3 分子印迹聚合物组成 | 第9-10页 |
1.2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 | 第10-16页 |
1.2.1 蛋白质简介 | 第10页 |
1.2.2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难点 | 第10-12页 |
1.2.3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2.4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 等离子体聚合技术 | 第16-20页 |
1.3.1 等离子体简介 | 第16页 |
1.3.2 等离子体分类 | 第16页 |
1.3.3 等离子体聚合机理以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1.3.4 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器类型 | 第17-18页 |
1.3.5 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分类 | 第18-19页 |
1.3.6 等离子体聚合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4.1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4.2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8页 |
2.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反应装置示意图 | 第22-23页 |
2.3 实验合成路线图 | 第23-24页 |
2.4 实验主要过程 | 第24-25页 |
2.4.1 基底材料制备 | 第24页 |
2.4.2 等离子体聚合沉积薄膜 | 第24页 |
2.4.3 模板蛋白质分子吸附 | 第24-25页 |
2.4.4 模板分子洗脱液配制 | 第25页 |
2.5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5.1 接触角测试仪 | 第25-26页 |
2.5.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仪 | 第26页 |
2.5.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(SPR)仪 | 第26-28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50页 |
3.1 BMIPs底膜制备条件探究 | 第28-35页 |
3.1.1 功能单体的选择 | 第28页 |
3.1.2 底膜接触角结果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1.3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1.4 底膜洗脱稳定性测试分析 | 第33页 |
3.1.5 底膜蛋白质吸附能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 抗蛋白吸附层性能表征结果 | 第35-42页 |
3.2.1 接触角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2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3 抗蛋白质吸附性能测试结果 | 第38-42页 |
3.3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过程结果 | 第42-46页 |
3.3.1 pH=9的NaOH (1% SDS)洗脱结果 | 第43-44页 |
3.3.2 10%(w/v)十二烷基磺酸钠/10%(v/v)醋酸洗脱结果 | 第44-45页 |
3.3.3 1M NaCl洗脱结果 | 第45-46页 |
3.4 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SPR动力学分析结果 | 第46-50页 |
3.4.1 BMIPs洗脱及再吸附过程结果 | 第47-48页 |
3.4.2 NIPs洗脱及再吸附过程结果 | 第48-50页 |
4 结论 | 第50-51页 |
5 展望 | 第51-52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8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