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1 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 | 第10-11页 |
2 小麦-棉花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| 第11-14页 |
2.1 两熟制种植模式的原理 | 第11页 |
2.2 小麦-棉花的两熟制种植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3 不同模式的两熟制种植对生产力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2.4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3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页 |
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| 第20-3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1 试验设计 | 第21-22页 |
1.2 测定内容与方法 | 第22页 |
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1页 |
2.1 气象数据分析 | 第23页 |
2.2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 棉花的生物量 | 第24-26页 |
2.4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5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株生物量及各器官分配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2.6 讨论与结论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34-4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5页 |
1.1 试验设计 | 第35页 |
1.2 测定内容与方法 | 第35页 |
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| 第3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6页 |
2.1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2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2.3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株产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38-43页 |
2.4 讨论与结论 | 第43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48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1.1 试验设计 | 第49页 |
1.2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| 第5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7页 |
2.1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2.2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2.3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养分供应潜力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2.4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3 讨论与结论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64-74页 |
1 讨论 | 第64-67页 |
2 结论 | 第67页 |
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67-68页 |
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