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、修缮和仿造论文

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建筑复原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缘由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框架第17-18页
第2章 伪满时期长春行政办公建筑影响因素第18-38页
    2.1 伪满时期行政办公建筑产生的背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历史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治需求第19-20页
    2.2“满洲式”建筑的形成及其演变第2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“满洲式”建筑起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“满洲式”建筑发展与演变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相贺兼介与“满洲式”建筑第28-32页
    2.3 伪满时期长春行政办公建筑特征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独特的建筑造型与装饰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满足物质功能、精神需求的内部空间第35-3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现状调研及建筑特色第38-63页
    3.1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历史沿革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建筑初期概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后期损毁及改造第40-43页
    3.2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现状分析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周边环境现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建筑格局与形态的改变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筑结构、设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建筑现状残损勘测第50-53页
    3.3 伪满首都警察厅建筑特色研究及价值评估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元杂糅的建筑装饰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建筑形式特征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价值评估第59-6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4章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重点部位修复设计第63-81页
    4.1 修复设计目的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要求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筑安全使用的要求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筑复原设计预期目标第65-66页
    4.2 建筑修复设计原则和依据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真实性与可识别性的原则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改变原貌与完整性的原则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复原设计依据第69-71页
    4.3 建筑复原设计方案及措施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筑墙体部分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筑屋面、屋顶部分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建筑装饰构件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入口大门第79-8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结论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附录第85-9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-94页
致谢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智能一体化配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外窗的节能性研究与测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