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带式割草机的设计与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割草机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割草机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目前市场所售割草机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1.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.3 课题的创新内容 | 第1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 履带式割草机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| 第15-21页 |
2.1 坡面草皮生长特点及其对收割设备性能的要求 | 第15页 |
2.1.1 坡面草皮的生长特点 | 第15页 |
2.1.2 坡面草皮对收割设备性能的要求 | 第15页 |
2.2 整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| 第15-17页 |
2.2.1 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2.2 设计方案的确定 | 第16-17页 |
2.2.3 割草机技术状态要求 | 第17页 |
2.3 履带式割草机的工作原理 | 第17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3 割草机整体结构设计 | 第21-27页 |
3.1 动力装置的确定 | 第21页 |
3.2 割草机悬挂机构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3 切割方式及刀型 | 第22页 |
3.4 传动系统设计 | 第22页 |
3.5 仿形机构设计 | 第22-23页 |
3.6 行走机构的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7 工作机构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4 履带式割草机割草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| 第27-37页 |
4.1 割草机切割理论的研究 | 第27-30页 |
4.1.1 切割器研究及相应切割理论 | 第27页 |
4.1.2 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 | 第27-28页 |
4.1.3 往复式切割器的结构类型 | 第28-30页 |
4.1.4 往复式切割器的结构设计标准 | 第30页 |
4.1.5 割刀进距 | 第30页 |
4.1.6 影响往复式切割器工作性能的因素 | 第30页 |
4.2 主要参数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4.3 割刀运动分析及功率消耗 | 第31-35页 |
4.3.1 割刀运动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3.2 割刀切割速度的计算 | 第32-34页 |
4.3.3 往复式切割器的阻力分析 | 第34页 |
4.3.4 切割器的功率计算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5 切割器传动与输送系统的分析研究 | 第37-51页 |
5.1 传动系统原理 | 第37-38页 |
5.2 传动系统工作原理 | 第38页 |
5.3 传动计算 | 第38-48页 |
5.3.1 减速齿轮的校核计算 | 第38-42页 |
5.3.2 轴的校核计算 | 第42-48页 |
5.4 输送系统原理 | 第48-49页 |
5.5 输送带传送速度的计算 | 第49页 |
5.6 拨齿的设计 | 第49-50页 |
5.7 导向机构的设计 | 第50页 |
5.8 割刀前伸量 | 第50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6 履带式割草机性能测试及效益分析 | 第51-55页 |
6.1 履带式割草机的操作技术及方法 | 第51页 |
6.1.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| 第51页 |
6.2 生产试验 | 第51-52页 |
6.2.1 性能试验 | 第51-52页 |
6.2.2 切割试验中的改进方案与措施 | 第52页 |
6.3 效益分析 | 第52-53页 |
6.3.1 生态效益 | 第52页 |
6.3.2 社会效益 | 第52-53页 |
6.3.3 经济效益 | 第5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7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7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