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PFQD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个人信贷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创新点第15-16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6-24页
    2.1 个人信贷风险的分类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信誉风险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市场风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操作风险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法律风险第18-19页
    2.2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度量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资产管理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负债管理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其他相关理论第22-24页
第三章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3.1 PFQD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概况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个人信贷业务收入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净收益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信贷违约现状第27-29页
    3.2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及作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客户信用度评价及风险控制方式第29-30页
    3.3 PFQD银行个人信贷管理存在的风险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客户的信用风险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操作风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担保抵押风险第31-32页
第四章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第32-43页
    4.1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评估模型构建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说明与统计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本同质性信度检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选取指标与风险的相关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模型构建第35-37页
    4.2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评估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证检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计量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4.3 针对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问题总结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制度性缺陷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风险监控不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个人信贷业务自动化审批程度不高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个人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待加强第40页
    4.4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银行内部原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外部因素第41-43页
第五章 PFQD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第43-49页
    5.1 完善PFQD银行个人信用管理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科学的浮动贷款风险定价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立科学高效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第44-46页
    5.2 健全PFQD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,严格授信对象的选择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行授信限额管理,防止银行内部授信失控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强化贷款项目审查,确保贷款项目质量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加强PFQD银行外部保证机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健全信贷运行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约束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和完善授权管理制度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实行大额贷款集体评审制度,强化贷款审批的集团约束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强化内部控制第48-49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49-50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9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对策研究
下一篇:利率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运用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