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明 | 第4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1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部分 关于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 | 第15-19页 |
1 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 | 第15页 |
2 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3 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3.1 检测参数的网络模型输入方法 | 第16-17页 |
3.2 病证网络模型的分析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二部分: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网络模型的应用分析 | 第19-46页 |
1 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瘀证的病证网络模型应用分析 | 第19-34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1.2 结果与统计分析 | 第23-28页 |
1.3 流平衡分析 | 第28-29页 |
1.4 影子价格分析 | 第29-30页 |
1.5 小结 | 第30-34页 |
2 养心通脉片抗心肌缺血病证网络模型的应用分析 | 第34-46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2 结果与统计分析 | 第35-40页 |
2.3 流平衡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4 影子价格灵敏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5 小结 | 第42-46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46-52页 |
1 冠心病与血瘀证关系 | 第46-47页 |
2 关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| 第47-49页 |
3 网络模型研究现状分析 | 第49-51页 |
3.1 中医证候网络模型研究的现状分析 | 第49页 |
3.2 心血管病网络模型的现状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3 生物代谢网络模型研究的现状分析 | 第50-51页 |
4 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:综述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与展望 | 第56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